中國外交部今天公布名為《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的烏克蘭和平方案,全文內容共有12條,雖然部分內容明顯偏袒發動侵略戰爭的俄羅斯,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方案公布之前,就表示「中國願意開始討論烏克蘭的和平」是個好的開始,但美、歐方面則認為由於中國立場偏向俄方,因此對其所提方案內容與意圖表達質疑。
根據中國外交部公布的內容,該和平方案概要為:
一、尊重各國主權:國際法原則應受嚴格遵守,各國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應受保障。
二、摒棄冷戰思維:一個國家的安全,不應以其他國家安全為代價,並且應防止形成陣營對抗,共同維護亞歐大陸和平穩定。
三、停火止戰:衝突戰爭沒有贏家,支持俄烏儘快恢復直接對話,推動局勢緩和,最終達成全面停火。
四、啟動和談:對話談判是解決烏克蘭危機唯一可行出路,國際社會應堅持勸和促談正確方向,為重啟談判創造條件和提供平臺。
五、解決人道危機:一切有利於緩解人道危機的舉措都應得到鼓勵和支持,且應遵守中立、公正原則,防止將人道問題政治化。
六、保護平民和戰俘:衝突當事方應嚴格遵守國際人道法,避免襲擊平民和民用設施,尊重戰俘基本權利。
七、維護核電站安全:反對武裝攻擊核電站等和平核設施,支持國際原子能機構為促進和平核設施的安全安保發揮建設性作用。
八、減少戰略風險:核武器用不得,核戰爭打不得;反對任何國家在任何情況下研發、使用生化武器。
九、保障糧食外運:各方應均衡全面有效執行俄羅斯、土耳其、烏克蘭和聯合國簽署的黑海糧食運輸協定。
十、停止單邊制裁:反對任何未經安理會授權的單邊制裁,有關國家也應停止對他國濫用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
十一、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反對把世界經濟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防止國際能源、金融、糧貿、運輸等合作受到干擾,損害全球經濟復甦。
十二、推動戰後重建:國際社會應採取措施支援衝突地區戰後重建。
對此,美聯社指出,中國一方面提出和平方案,一方面聲稱與俄國的關係「沒有任何上限」(no limits),也始終未對俄方侵略行為表達批判,反而批評西方向烏克蘭提供防禦武器是「拱火澆油」的行為,使外界對於中國是否能扮演「誠實調停者」(honest broker)角色備感質疑。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在該文件發表之前,就表態指美方保留對該方案的判斷之權,但強調北京明顯傾向莫斯科,使其已不具備中立調停的地位,「我們希望見到的,只是公正且可持久的和平」,且中國所提的方案「使人懷疑其是否能形成具建設性的前景」。因此他呼籲所有與俄國仍維持正面關係的國家,尤其是中國,利用其影響力促使俄方結束這場殘暴的侵略戰爭。
路透則引述歐盟駐中國大使庹堯誨(Jorge Toledo)說法,指出北京當局所提的並非和平方案,但歐盟將對其深入探討,「如果提案對於烏克蘭而言具有正面積極的意涵,那麼對於歐盟也將具有相同意義」。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則預計在24日與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以及澤倫斯基舉行虛擬峰會,在紀念俄烏戰爭爆發周年的同時,也將宣布新一波針對俄國的制裁。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