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多國「非官方」行動挺台 CNN:中國拉攏台灣邦交國「無用」

劉孜芹    2023年03月25日 19:38:00

我國中美洲邦交國宏都拉斯日前傳出將結束與台灣的友邦關係,並計畫轉與中國建交。台宏兩國雖然尚未正式宣布斷交;但我國駐宏都拉斯大使張俊菲25日已返抵台灣,並低調表示「盡了最大的善意」,看來兩國關係已難以挽回。



 



這在許多人眼裡,或許是中國影響力持續增強的最新例證;但事實上,這種金元外交對台灣的助益不大,美國、歐洲國家的「非官方」行動支持,以及台積電對台灣都更重要。台灣在全球舞台上的影響力反而有增無減。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駐台記者Eric Cheung撰文分析指出,宏都拉斯總統卡蕬楚(Xiomara Castro)上周宣布計畫與中國建交,對許多人而言,這又是中國在世界舞台影響力日增的新例證。



 



由於北京宣稱台灣是中國一省,要求與中國建交的國家,都必須和台灣劃清界線。隨著中國崛起,越來越少的國家願意與台灣建交。在卡蕬楚宣告前,台灣的友邦已從中華民國政府1971年退出聯合國時的56個,減少至目前的14個。



 



總統蔡英文2016年上任時,當時友邦有22個,現在剩下14個,未來也恐與宏都拉斯分道揚鑣。台灣的邦交國大多是中南美洲以及太平洋上的小國,許多國家近年來都轉換了立場,讓人感覺台灣遭到孤立。而與宏都拉斯斷交也將被描述成,台灣持續在世界舞台上遭到中國扼殺。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CNN這篇分析認為「正好相反」。越來越多專家指出,從正式建交的角度來看,台灣確實在外交上「節節敗退」,流失許多友邦;但若深入來看,台灣在全球各處的影響力反而正藉由與西方國家發展更密切的「非官方關係」,而與日俱增。



 





捷克眾議院議長艾達莫娃(Markéta Pekarová Adamová)率團搭捷克政府專機,於25日抵台。(張哲偉攝)


 



 



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南樂(Lev Nachman)分析:「邦交國確實能對台灣提供有意義的支持,例如官方性質的互訪。但我們經常在問,如果有一天台灣的正式邦交國數目歸零,會出現什麼變化嗎?答案是,不會有太大改變。」



 



以台美關係為例,美國雖於1979年結束與中華民國政府的正式外交關係,然而,台美之間的「非官方關係」至今仍然堅定、穩固,數十年如一日。



 



台美雖無邦交,也未阻礙時任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的裴洛西(Nancy Pelosi)去年8月訪台,也不影響現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打算於4月初,在總統蔡英文訪問中美洲過境美國時,與她會面的計畫。在對抗中國方面,美國仍是台灣安全的最大單一保護者,美國每年批准對台軍售武器,也同樣是在沒有「正式邦交關係」下進行的。





 





總統蔡英文20日接見台英國會小組訪問團。(總統府提供)


 



而在歐洲,台灣唯一的正式邦交國是教廷(梵蒂岡)。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外界對台海局勢的擔憂隨之高漲,導致歐洲多國官員頻繁訪台。德國的教育及研究部長史塔克-瓦特辛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21日訪台,是26年來首位訪台的德國部長級官員,慕尼黑當局將此行稱為強化台德科學與技術領域合作,且是在不顧北京當局嚴正抗議下進行。





台灣軍方1月也透露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交流。台灣飛官吳邦彥中校曾派赴義大利北約防衛學院(NATO Defense College),參與為期6個月的學術訓練計畫。種種都顯示台灣在與歐洲的關係,取得許多重大突破。



 



另外,台灣是半導體產業的全球龍頭,也讓台灣成為許多西方民主國家的重要貿易夥伴。根據路透社的數據顯示,台積電是亞洲最有價值的企業,占全球超先進晶片產量的90%。



 



這些專家都同意,這類來自非邦交國、非官方關係對台灣的支持,對台灣的安全及經濟而言,遠比與小國的邦交重要。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