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如走鋼索」周旋於美中角力 紐時:務實的蔡英文將台美合作帶入新紀元

劉孜芹    2023年04月03日 15:50:00

台灣總統蔡英文3月29日展開「民主夥伴共榮之旅」,將在加州會晤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引發中國威脅連連。紐約時報2日撰文評論,蔡英文總統任內,在美國與中國兩大民主及威權強國之間,拓展台灣的對外關係及外交空間,「宛如走在鋼索上」。



 



紐約時報2日評論報導,在以充滿政治活力聞名的台灣,蔡英文總統是不可思議的領導人,她被外界形容為「具有學者素養及書生氣息」,素來也以謹慎及低調著稱。2016年,蔡英文要求幕僚不要公開她與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J. Trump)在選後通電話,儘管那是台灣幾十年來,首度有領導人與美國總統當選人直接通話。



 



15年前,蔡英文當選民進黨主席,外界大多將她看作是技術官僚,而非變革型的政治家。多數輿論認為,「蔡英文是個過渡性的、相對軟弱的領導人。」



 



 



可靠的對話者



 



然而,現年66歲的蔡英文將在明年結束第2個總統任期,她正以世界上最重要領導人之一的身分,進行卸任前的最後一次出訪。



 



身處美中巨大分歧的中心,蔡英文領導台灣周旋在對台灣議題立場相互矛盾的兩大強國之間,中國不斷威脅要將台灣收復到威權主義統治之下;美國則將捍衛台灣民主作為對抗中國的一環。據兩名曾與蔡英文共事的人士轉述,她私底下認為,台灣總統這個職務像是「在走鋼索」。



 



紐時報導指出,蔡英文總統此次出訪,預計會晤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不過,這並非為了在外交上取得突破,而是為了在眼下,地緣政治不確定性越來越嚴重的時候,蔡英文必須鞏固「台灣在美國領導人心目中的地位」。



 



「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America First Policy Institute)中國政策項目主任葉望輝(Stephen Yates)指出,蔡英文在美國人心目中,已經是「可靠的對話者」,而且「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是如此」,中國的政宣操作很難將她描繪成「在所有事情瘋狂攻擊中國的機器人」。



 



此外,台灣在近30年前完成民主轉型,蔡英文作為台灣總統,與美國建立起自那時起「最密切的關係」,鞏固美國對台灣的非官方支持,也讓美國承諾軍援台灣。台美關係日益深化,更讓日本及歐洲等並未正式承認台灣政府的國家,擴大與台灣合作的空間。



 



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亞太安全計畫主任克羅寧(Patrick M. Cronin)表示,蔡英文總統在一場演講曾經提及:「我的國內政治情勢比你們想得更複雜,因為有另外一個政黨(中國共產黨)想要涉入。」克羅寧直言,蔡英文任期內的每一天都持續受到(來自中國的)壓力及脅迫;但她樂觀、風趣,像一名老練的政客與她的美國聽眾溝通。



 





 



不公開挑釁中國



 



紐時指出,2008年,蔡英文總統出面擔任民進黨主席時,沒有任何人與她競爭這個職位。當時,民進黨剛在總統選舉大敗,前總統陳水扁正在接受貪污調查,民進黨正處於危急存亡之秋,搖搖欲墜。然而最終,蔡英文領導民進黨贏得廣泛支持。



 



蔡英文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領袖魅力,充分利用社群媒體與台灣年輕人建立更廣泛的聯繫。她將與自己的貓「蔡想想」的合影放進廣告裡,引領一個寵物政治的小潮流。



 



不過,蔡英文還得克服台灣在地緣政治方面受到的懷疑。儘管她與華府的許多人關係密切;但美國領導人並不信任民進黨,部分原因是前總統陳水扁任內,喜歡發表激怒中國的言論,讓美中關係出現不穩定。



 



2011年,蔡英文曾作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訪美,向歐巴馬政府發表她對外交政策的看法。事後,一名匿名美國官員透露,美國人「明顯懷疑」蔡英文維持「台灣與北京關係穩定」的能力及意願。當時,台海關係正在前總統馬英九的領導下得到改善,而這種來自美國的傾向也讓馬英九在2012年勝選。



 



曾為蔡英文起草演講稿的張之豪透露,蔡英文從那次失敗中吸取了教訓,開始避免發表可能會被視為挑釁中國的公開言論。2015年,她在當選2016年總統前再訪華府,已經為民進黨樹立起具有「連續性願景」的形象:在不影響、激怒美中關係的前提下,不聲張但努力地鞏固台灣的主權及自主地位。



 



張之豪說:「她想要push(推動)台灣是一個獨立國家的立場;但是,push到最積極(的程度),也不會讓美國人失去對她的信任。」



 



這個策略強化台美關係。拜登總統已多次承諾,美國會在「衝突發生時保衛台灣」,此一說法超越所有他的前任,以及過去美國對台灣的所有正式承諾。雖然每次拜登這麼說,白宮都會出來澄清,因為美國在衝突時是否會保衛台灣的問題上,仍維持「戰略模糊」的政策。不過,越來越多的軍援以及更多的美國官員來訪,都凸顯更緊密的台美關係。



 



 



北京弄巧成拙



 



蔡英文總統最初曾希望,雖然北京當局在傳統上不信任民進黨;但最終會與她的政府進行接觸。



 



她在2016年的總統就職演說中,曾尋求與中國接觸的可能性,承認兩岸曾在1992年舉行會談,雖仍未承認「九二共識」。因為當時,蔡英文曾在就職典禮前與中國進行溝通,她認為承認舉行會談等於做出讓步。然而,中國官員抨擊,蔡英文的就職演講像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蔡英文對中國「不妥協的態度」感到震驚。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提出將對台灣採取新的、類似於「一國兩制」的方案。幾個小時後,蔡英文表示不接受這個方案:「我要重申,台灣絕不會接受『一國兩制』,絕大多數台灣民意也堅決反對『一國兩制』,而這也是『台灣共識』。」



 



北京當局的強硬姿態從某些方面來看是弄巧成拙,失去談判可能,習近平沒有任何可能贏得台灣人的人心。中國目前所能採取的對台政策只有經濟脅迫、官媒及官員發出威脅,以及向台海增派戰機,進行軍事恐嚇。



 





 



想念蔡英文



 



弄巧成拙的北京讓蔡英文實現了許多政策目標。美國眾議院前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去年出訪台灣,是25年來、訪台級別最高的美國官員。裴洛西訪台後,中國環繞台灣展開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這種高強度的威脅,加上俄烏戰爭爆發,提高人們對中國發動武統的警惕及共識。



 



儘管如此,白宮內部仍有許多人擔憂台灣是否已做好戰爭的準備,雖然蔡英文在任內取得養老金改革、有效控制新冠疫情以及讓同性婚姻合法化等政績;但她在強化台灣國防能力的進展一直非常緩慢。



 



蔡英文總統即將卸任。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薄瑞光直言,台灣國內政治爭吵不休,而目前可見的繼任者每個都「不太可能擁有她的那種自我約束力」,這會讓本來就很危險的台灣邊緣政策遊戲「變得更危險」。



 



薄瑞光說:「我覺得我們會想念她。」他又指出:「另一個現實的問題是,中國人是否會想念她。他們會不會覺得,如果一個不那麼謹慎的人繼任,成為台灣總統的話,是否有可能促使他們也不那麼謹慎。這是個大問題。」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