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年來持續強化在軍事與科技等領域的發展,以及在包括南海爭議海域的擴張行為,對於印太區域造成強烈衝擊與威脅,美國五角大廈報告中,更指出解放軍彈道飛彈潛艦已開始頻繁執行巡弋任務,更加深區域的複雜情勢。
路透報導指出,五角大廈去年11月時,發表內容達174頁的《2022年中國軍力報告》,(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22),其中提及解放軍旗下6艘「晉級」(Jin Class, Type 094)核子動力彈道飛彈潛艦,已開始「近乎持續性」(near-continuous)執行從海南島至南海區域的「嚇阻巡航」(deterrence patrol)任務,且該級潛艦搭載的新式洲際彈道飛彈,已具備打擊美國本土的能力。
這部分內容在整份報告發表時,並未引起太多關注,但專家指出,這樣的發展代表中國已取得關鍵軍事能力的進展;雖然在美、英、澳三國的AUKUS戰略合作架構下,澳洲預計20年內就可展開核動力潛艦兵力部署,然而中國潛艦戰略巡航的常態化,仍將加深其對美國與印太區域盟邦所形成的壓力。
Analysis: China's intensifying nuclear-armed submarine patrols add complexity for U.S., allies https://t.co/s9ad42cEEG pic.twitter.com/jI2IgsdYBm
— Reuters (@Reuters) April 4, 2023
美國海軍研究院(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國家安全事務學系副教授杜梅(Christopher Twomey)指出,為了因應中國潛艦現蹤,西方盟邦「勢必要運用核動力攻擊潛艦進行跟監」,因此對於擴增該戰力的需求顯而易見,值得注意的是「近乎持續性」解釋範圍極廣,恐令人難以看出其中變化。
報導指出,根據軍事與安全專家說法,中國潛艦執行該類型巡航任務,代表在包括後勤、指管體系以及武器系統等多個領域,都已取得一定程度的進步,且其運用彈道飛彈潛艦的模式,已和美、英、俄、法等擁有同等戰力的國家類似,旨在展現其「第二擊」的能力,亦即在陸基飛彈系統遭到摧毀的情況下,仍能透過潛艦進行戰略打擊。
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美國空軍中將柯頓(Anthony Cotton)3月出席國會聽證會時,也證實中國潛艦已搭載了第三代的「巨浪3型」(JL-3)飛彈,其打擊半徑超過1萬公里,並可搭載多枚核彈頭,使解放軍首度具備從中國沿岸就可對美國本土進行攻擊的能力。
2) The JL-3 carries 3 to 8 warheads & has an estimated range of over 10,000 km, which allows China to target the US “from a protected bas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US Strategic Command commander Admiral Charles Richard told the US 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 last March. pic.twitter.com/OR8uGcrHWd
— Indo-Pacific News - Geo-Politics & Military News (@IndoPac_Info) November 22, 2022
包括美國科學家聯盟(FAS)核武資訊計畫主持人克里斯登森(Hans Kristensen)在內的專家都認為,中國彈道飛彈潛艦戰力,將持續以南海海域作為主要活動區域,因為近年來的軍事化作業,使該區域形同「堡壘」(bastion)一般,可為潛艦提供防護能力。克里斯登森也指出,中國潛艦部署數量,與美中產生摩擦的可能性成正比,因為「美方無疑會試圖對其進行試探,進而造成緊張甚或意外的發生」。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