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政權都來這招?外媒:緬甸靠中國的人臉辨識科技監視人民

周昱君    2022年07月31日 17:40:00

根據德國之聲28日報導,緬甸軍政府透過中國監控設備的人臉辨識科技,擴大對一般民眾的追蹤和管控;人權團體示警,緬甸當局可能藉此進一步打壓反對派人士。





 



報導引述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今年3月的報告,針對緬甸採用中國人臉辨識監視器做出警告,認為此事已對人權構成「嚴重威脅」。2020年12月,緬甸軍政府尚未發動政變之際,首都奈比多(Naypyidaw)和第一大城仰光(Yangon)等地就已經展開所謂的「安全城市」(safe city)計畫,設置了數百台監視器。



 



路透亦曾於7月初獨家揭露,緬甸陸續在全國許多城市安裝配有人臉辨識技術的中國監視器;知情人士指出,緬甸當局以「維護安全與和平」為名推動這些計畫。自2021年2月的政變以來,至少5個城市部署了新的監視攝影機,其中包含緬甸第四大城毛淡棉(Mawlamyine)。知情人士稱,緬甸軍政府打算在全國7邦7省每一個城市都設置監控系統,使用華為、大華、海康威視等中國企業的人臉辨識科技。



 






 



德國之聲報導引述緬甸倡議人士順雷伊(Thinzar Shunlei Yi)觀點,認為如今抗爭者面對的是「數位獨裁政權」下的另一種威脅。軍政府掌控了電信公司,限制國內的網路存取,甚至傳出其透過電信和網路供應商植入間諜軟體,監控人民行動。人權觀察亞洲區副主任羅伯森(Phil Robertson)表示,人臉辨識監視器是典型的「侵入式監控」(intrusive surveillance),讓緬甸當局可以遠距追蹤,甚至突襲反對人士。



 



雖然不只獨裁政權會使用監視器追蹤人民行動,且在緬甸軍政府政變前,前領袖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亦曾用過中國製的監控系統;不過,專家認為緬甸軍政府希望藉此達到的是進一步鞏固權力,以「打擊犯罪」為名義,掩蓋侵略人權的事實。羅伯森指出,緬甸美日遭逮捕的人數持續增加,民眾欲在都會區發起抗爭也越來越困難。



 



30日,傳出一名日本記者久保田徹疑似因拍攝緬甸抗爭活動,而遭緬甸軍政府逮捕。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和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日本駐緬甸使館已證實有一名20幾歲的日本公民被緬甸當局拘押。此前,另一位日本記者北角裕樹亦曾於去年4月遭緬甸逮捕,後來於5月獲釋。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