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尚無能力反制美晶片法案 台積電恐被迫選邊站

周昱君    2022年08月17日 08:37:00

美國智庫「科技政策研究所」14日至16日在科羅拉多州阿斯本舉行論壇,中國和美國在政治上的緊張關係成為今年的會議焦點。有專家主張,面對美國加大對其國內半導體產業的補貼,中國現階段恐怕還沒有能力推出規模相當的政策反制。





 



日經亞洲分析,隨著美國總統拜登月初將「2022年晶片法案」(CHIPS Act of 2022)簽署入法,即使北京政府再不高興,目前為止卻仍無有效的政策選項足以對抗晶片法案。美國智庫「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學者魯曉萌(Xiaomeng Lu,音譯)指出,事實上中國「還沒有打造這些晶圓廠的能力」。



 



魯曉萌進一步表示,台積電和三星等晶片大廠因此「綁手綁腳」,被迫在美中之間選邊站;在晶片法案的限制下,企業對中投資「可能有少許迴旋餘地」,但能採取的辦法不多。



 



(延伸閱讀:金融時報爆台灣國安官員要擋富士康投資紫光 劉揚偉:鴻海有備案



 



根據晶片法案內容,美國為促進國內半導體產業發展,祭出總計約2800億美元的振興措施、稅收補貼和研發補助。不過,日經報導亦指出,獲補助的企業在未來十年內,若想在中國擴張晶片廠,都會受到限制。



 



(延伸閱讀:美參院通過2800億美元晶片法案 提高美企競爭力、反制中國



 



針對晶片法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曾「搞限制『脫鉤』只會損人害己」,批評美國「扭曲」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擾亂」國際貿易。



 



日經報導引述華府智庫「新美國」(New America)學者薩克斯(Samm Sacks)觀點,指出中國至今尚未祭出明確的反制行動,例如將台積電等企業列入黑名單;相較之下,在兩年前美國制裁華為之後,中國曾威脅要將台積電納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延伸閱讀:砸千億美元扶植半導體仍趕不上美國 彭博:習近平震怒究責



 



薩克斯認為,若中國動用這類手段,將對其境內的外國企業產生嚴重後果,但當局卻沒有選擇這麼做,可能代表北京政府仍受國內經濟壓力影響。



 



儘管如此,並不代表中國不會再採取反制行動,而是會等到其國內的半導體產業成熟、不再依賴台積電等企業之際再出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國際貿易專家詹森(J. Bradford Jensen)表示,「危機即將來臨,但不會是現在」。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