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旱】鄱陽湖、洞庭湖面積萎縮逾60% 漁民:20年第一次在湖上騎車

郭正原    2022年08月25日 13:00:00

進入8月盛夏時節以來,中國南方從傳統的汛期轉為面臨極端乾旱氣候,尤其長江流域影響嚴重,包括長江、鄱陽湖以及洞庭湖等多處河流湖泊都持續下降。尤其鄱陽湖乾枯露出的湖底已成草原,更有漁民「飆車」來苦中作樂。



 



當地漁民在龜裂的湖面上騎車。(取自微博)


 



中國水利部日前表示,長江流域發生了1961年以來最嚴重的氣象乾旱,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6省(市)耕地受旱面積1232萬畝,83萬人、16萬頭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響。據預測,長江流域8月份降雨仍可能偏少,旱情可能持續。



 



長江流經漢陽南岸的河道,因水位下降而露出大片河床。(取自微博)


 



據澎湃新聞報導,長江武漢一帶的水位一度創下有史以來同期最低紀錄,在13日時水位僅17.55公尺,後於16日中午自三峽大壩等水庫對長江中下游進行「補水」後,才稍微緩解水荒。而身為中國最大淡水湖的鄱陽湖,早在月初6日水位就已降低至11.99公尺,創下自1951年以來,最早進入枯水期的紀錄。



 



衛星監測的鄱陽湖面積變化。(取自中國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根據中國國家衛星監測數據顯示,鄱陽湖的水體面積近一個月內,大幅縮水近66%,從4月時進4000平方公里的湖體面積,縮水至不到600平方公里。湖水顏色也從原本的藍綠色,變成混濁的淡黃色。調查鄱陽湖水文的星子站更在22日測得低至9.55公尺的水位,原本處於鄱陽湖中的千年石島「落星墩」已完全露出。



 



湖中央完全露出的「落星墩」,從小島變成丘陵。(取自微博)


 



「落星墩」周圍的大面積湖床變成龜裂的泥地和的草原,造成大量魚蝦蚌類曬死成乾,乾枯的湖床則成為民眾駕駛越野車奔馳的場地,當地漁民也表示,這是「20年第一次在湖上騎車」。



 



衛星監測的洞庭湖局部面積變化。(取自中國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位於湖南境內的洞庭湖的情況也與鄱陽湖類似,自7月起湖體面積便不斷萎縮,時程比歷年平均枯水期提早了80多天,是自1971年來最早的一次。衛星監測畫面顯示,洞庭湖21日面積約546平方公里,和近10年來同期平均面積縮小約62%,是近10年來最小的面積;和7月1日相較,則縮水達67%。



 



此外,在江蘇的陽澄湖也受到高溫少雨的氣候影響,養殖的大閘蟹普遍體型縮小,死亡率也有所上升,加上飼料、人工與柴油費用等成本都攀升的情況,下幾乎篤定中秋旺季的價格將會上漲。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