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管線漏氣讓歐洲繃緊神經 挪威增派軍人保護油井

周昱君    2022年09月29日 12:00:00

連接俄國與歐洲的「北溪」天然氣管線25日起發生外洩事故,外洩前丹麥和瑞典附近海域皆傳出爆炸消息;歐盟28日發聲明,北溪外洩事故「不是巧合」,而是「刻意的結果」。挪威總理斯托爾(Jonas Gahr Stoere)28日表示,將增派軍警保護挪威的石油和天然氣設施,避免遭到人為破壞。





 



路透報導指出,挪威目前是歐洲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擁有90座離岸天然氣油田,與長達約9000公里的輸油管線網絡相連通。



 



此前,挪威的石油安全管理單位曾於26日示警,近期在部分離岸鑽油井和天然氣井平台上空,發現有不明無人機盤旋,可能帶來危險或刻意攻擊,因此建議企業加強戒備。



 



(延伸閱讀:海面狂冒泡!兩條「北溪」管線神秘爆炸導致漏氣 丹麥瑞典認定人為破壞



(延伸閱讀:大量甲烷外洩專家直言不妙 俄國北溪管線漏氣恐釀氣候災難



 



針對波羅的海的北溪管線外洩,北約祕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及美國白宮發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28日皆稱密切關注此事,但並未明確點名誰是幕後黑手。



 



拉脫維亞外長林克維奇斯(Edgars Rinkēvičs)則在推特上力挺丹麥等盟友,並主張目前已經進入「混合戰的新階段」。



 






 



德國基督教民主黨(CDU)議員基塞維特(Roderich Kiesewetter)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更直言此次波羅的海管線事故具有俄國近年推動的「混合戰策略」特點,即透過社會與外交手段、而非軍事做法,來分裂歐盟內部。他強調,該問的問題是「破壞管線設施對誰有利」。對美國和中東歐國家而言,讓北溪2號無法運作雖符合其利益,但這麼做的政治風險太高;唯有俄國,會希望藉此對歐洲傳遞警告訊息。



 



牛津能源研究所(Oxford Institute for Energy Studies)學者福爾伍德(Mike Fulwood)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訪問時表示,離岸管線破裂是極罕見的事,而北溪管線卻在18小時內有3處外洩;除非真有極大的巧合,否則人為刻意破壞是最有可能的解釋。但若此事確為俄國所犯下,卻也啟人疑竇,因為俄國早已切斷對歐洲的供氣。



 






 



俄羅斯官媒塔斯社(TASS)引述俄國外交官尤里亞諾夫(Mikhail Ulyanov),批評西方對俄國的指控「愚蠢又荒謬」。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