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結合分子像按鍵般簡便 美國丹麥3學者共享化學獎

國際中心    2022年10月05日 17:55:00

瑞典皇家科學院5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由3位科學家獲得,分別是貝托茲、梅達爾、夏普雷斯,表彰他們在鍵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化學的發展成就,對診斷和治療疾病可有重大應用。



 



56歲的美國籍貝托茲(Carolyn R. Bertozzi)是史丹福大學教授,68歲的丹麥籍梅達爾(Morten Meldal)目前任教於哥本哈根大學,81歲的美國科學家夏普雷斯(K. Barry Sharpless)是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講座教授。3人將均分1000萬瑞典克朗(約2880萬元台幣)的獎金。



 



夏普雷斯曾於2001年獲頒諾貝爾化學獎,是史上第2位兩度獲得化學獎的科學家,也是第5位兩度榮獲諾貝爾獎的得主。貝托茲則是第8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



 






 



 






 





瑞典皇家科學院新聞稿,夏普雷斯和梅達爾奠定了鍵擊化學的基石,貝托茲則開展鍵擊化學的新面向,並開始運用在活的有機體。3位化學家各自獨立創造功能性分子,「引領革命,改變化學家思考如何將分子連結在一起的方式。」






諾貝爾委員會指出,今年的化學獎處理不是過度複雜的物質,而是簡單且容易,甚至可以直接的路徑建構功能性分子。



 



夏普雷斯約在2000年創造鍵擊化學的概念,這是一種簡單又可信賴的化學,通常迅速發生反應,且可避免不需要的副產品。梅達爾和貝托茲很快的分別提出目前鍵擊化學中的重點:銅催化的疊氮-炔基Husigen環加成反應(Copper-Catalyzed Azide–Alkyne Cycloaddition),至今廣泛運用,包括藥物開發,基因圖譜繪製及創造更符合用途的物質。



 







瑞典皇家科學院5日宣布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聯社)


 



貝托茲更將鍵擊化學帶到新的水平,她開發出在活的有機體內鍵擊反應,定位出細胞表面重要但難以捉摸的聚醣。貝托茲在未干擾細胞正常化學作用情況下,進行「生物正交反應」。這些反應現在用來開發細胞及追蹤生物過程。科學家運用生物正交反應,可改善癌症藥物的標靶功能,現正進行臨床試驗。



 



貝托茲得知獲獎發表感言說,「我要藉機表揚,我的實驗室裡眾多受訓人員過去25年來的工作,這也反映出我有多麼幸運,然後與他們分享一起慶祝。」



 





 



 





 



諾貝爾獎本周已宣布三個獎項,生醫獎由瑞典生物學家佩柏(Svante Pääbo)獲得;法國學者艾斯貝(Alain Aspect)、美國學者克勞瑟( John F. Clauser)與奧地利學者塞林傑(Anton Zeilinger)以其在量子力學的貢獻,共獲物理學獎。5日公布化學獎,接下來將陸續公布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