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美國計劃將台灣變成龐大武器庫 捍衛台海安全

郭正原    2022年10月06日 08:24:00

美國「紐約時報」今天刊登標題為「美國計劃將台灣變成龐大武器庫」的文章,多位美國現任與前任官員指出,若中國解放軍封鎖或入侵台灣,台灣本身須成為擁有充足武器的「豪豬」,在華府決定派兵支援前有能力自衛。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中國未來很可能以封鎖的方式,做為發動對台入侵的前奏,因此在美國或其他盟邦決定介入前,台灣將需要憑自身力量堅持下去。但要把台灣打造成武器庫的行動正面臨挑戰,由於俄烏戰事的影響,美國及其盟邦優先把武器送至烏克蘭,消耗大量戰備庫存;而國防產業界在沒有穩定的長期訂單下,則不願開設新的產線。此外,若美方加速運送武器給台灣,中國將會如何反應。



 



美方官員已私下向台灣與國防業界透露,目前的政策傾向於不賣大型武器系統,而是出售更多小型但靈活的武器系統;例如9月初宣布,價值11億美元的岸基「魚叉」反艦飛彈系統。由於台灣缺乏如烏克蘭的鄰國暢通陸路運輸管道,美國補給台灣無法像烏克蘭那般容易送達,因此官員表示,當前目標是確保台灣在援助抵達前,有充足的武器自衛。



 



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re for a NewAmerican Security)研究員史托克斯(Jacob Stokes)指出:「在台灣儲備(武器)是非常積極討論的一項重點。而且假設有了大量武器庫存,又該如何加強和分散部署它們,讓中國的飛彈難以摧毀它們?」史托克斯表示,必須拉長台灣能夠獨立自衛的時間,以避免中國輕易實現「既成事實」戰略,亦即在美國抵達前中國即戰勝。



 



(延伸閱讀:美太平洋艦隊司令:美軍有能力憑一己之力突破中國對台海上封鎖  



 



美國官員日益強調,台灣需要能躲過攻擊的較小型機動武器,並且能對中國軍機和軍艦產生致命傷、還亦即所謂的「不對稱作戰」。為使台灣變成充滿武器、加以攻擊將花費高昂代價的「豪豬」,美方官員試圖影響台灣減少訂購諸如M1A2T主戰車等傳統地面作戰系統。



 



今年3月起,五角大廈與國務院官員也常跟美國國防產業界提及相關議題,國防部官員羅耶爾(Jedidiah Royal)本周也在美台國防工業會議的演講中表示,五角大廈將協助台灣打造「島嶼防禦系統,來對抗擁有傳統武力優勢的強敵侵略。



 



前國務院官員蒂姆比(James Timbie)與退役海軍上將埃利斯(James Ellis)最近也撰文表示,台灣需要大量「小型的武器」來進行分散式防禦,近期台灣向美國採購的一些武器,如「魚叉」和「刺針」紅外線防空飛彈都符合目的。台灣也在自行製造威懾性武器,如布雷艦、防空飛彈系統、射程更遠的反艦飛彈等。



 



蒂姆比與埃利斯表示,台灣應把資源從「中國可能在攻擊之初就輕易摧毀昂貴而引人注目的傳統系統」轉移;雖然其中像是F-16V戰機,在制衡中國機艦在「灰色地帶」的海空域行動時頗為有用,他們也強調,要能「有效防禦台灣」,還需要有充足的儲備彈藥、燃料與其他補給,以及能源和糧食的戰略儲備。



 



(延伸閱讀:美軍是否準備好保衛台灣? 美防長:絕對隨時履行我們的承諾)  



 



台灣政府官員則表示,他們承認裝備較小型武器的必要性,但從訂購到出貨有明顯的時間落差。一些美國議員已呼籲更快速、堅定地運送武器給台灣。一些資深參議員還試圖推動「台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以在未來5年間提供台灣65億美元的安全援助。



 



另外,若中國決定對台實施海上封鎖,美方官員可能會研究,哪條補給台灣的海空路線,能讓美中機艦直接衝突的可能性最小。其中一項提議是派遣運輸機從日本和關島基地前往台灣東岸,這樣解放軍戰機若嘗試攔截,則必須冒著被國軍戰機擊落的風險飛越台灣。



 





美方認為,台灣應少買M1A2主戰車之類的大型傳統武器系統,而是該採購適合「不對稱作戰」的裝備。(取自DVIDS)


 



國防顧問沃海默(Eric Wertheim)則提到:「萬一發生戰爭,將需要數量龐大的物資,美中雙方屆時會各自願意承擔多少風險,來實施或突破封鎖,又是否能維持下去?他認為,中國應該研究了這次俄國入侵烏克蘭的戰略失敗,美國應繼續運送武器給台灣,增加解放軍悍然發動兩棲入侵和長程武器攻擊的困難度。



 



沃海默表示:「以往數年跟我談過的中國海軍官員都表現出,他們害怕任何形式的失敗帶來恥辱的訊息,如果失敗風險增加,當然會讓他們比較不可能採取行動。」他強調:「實際上,烏克蘭獲得的成功,就是對中共當局傳達的一種訊息。」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