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從俄烏戰爭到北韓飛彈試射 為何各國如此關注「戰術核武」

郭正原    2022年10月13日 16:00:00

隨著俄軍戰事失利,俄國總統普丁9月下旬宣布部分動員時,更放話暗示將不惜動用戰術核武,來「捍衛」俄國領土;而北韓近來頻頻試射彈道飛彈,12日再度試射2枚長程巡弋飛彈,更讓外界擔憂兩國的核武打擊能力,將引發全球核戰。



 



據路透社報導,「戰術核武」(Tactical nuclear weapon,TNW)和「戰略核武」(Strategic nuclear weapon,SNW)相較,前者的特點在於著重打擊軍事戰略、戰術層級的「有限度敵方目標」,也就是直接針對軍事目標打擊,幫助贏得戰鬥的核武。而美軍對SNW的定義,則是指針對「敵人戰爭能力與作戰意志的目標」。



 





F-15E「打擊鷹」戰機掛載B61的模擬彈,測試相關零組件性能。(取自DVIDS)


 



通常「戰術核武」的爆炸當量比「戰略核武」小,且輻射污染也較低,但威力仍遠大於一般傳統武器。「戰術核武」包括無導引炸彈、短程飛彈、巡弋飛彈、砲彈、地雷、魚雷,甚至還有更特殊的防空飛彈以及空對空飛彈形式;而最小型的「戰術核武」則是美國開發的「大衛.克羅克特」(M-28/29)無後座力砲,發射的M388核彈頭爆炸當量為20噸黃色炸藥(TNT)。



 



在冷戰時代,西方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與東方的華沙公約組織(WP)都部署大量戰術核武備戰。當時各國對於戰爭爆發的想定狀況,是以蘇軍為首的華約地面部隊將以各種「戰術核武」轟炸開道,向西進攻直至英吉利海峽;而以美軍為首北約地面部隊,也將大量發射「戰術核武」消滅華約部隊有生力量,延滯進攻勢頭。



 





美國陸軍以M270發射ATACMS,除傳統彈頭之外也可搭載核武彈頭。(取自DVIDS)


 



隨著科技進步,早已模糊「戰術核武」與「戰略核武」的許多傳統分野,甚至諸如戰略轟炸機、飛彈彈體,也都可以搭載這兩種不同的核武。並且還開發出「可變當量」(Variable yield)設計,能透過控制核融合(Nuclear fusion)改變威力大小,例如美軍的B61核子炸彈,爆炸當量便可選擇0.3至340千噸TNT的威力。



 



在二次大戰日本廣島與長崎遭原子彈轟炸之後,目前不論是「戰術核武」還是「戰略核武」,都未曾實戰使用;而且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能力,在敵方發射飛彈或轟炸機出擊之時,能馬上確認是「戰術核武」還是「戰略核武」,因此即便是「戰術核武」也沒有國家敢輕舉妄動使用,只要一用就代表將直接引發核武大戰。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