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學者在倡議組織「亞裔美國學者論壇」聯合發表報告指出,去年至少有1400名旅美華裔科學家離開美國機構,轉投中國機構懷抱,凸顯美國打擊中國間諜活動的「中國行動計畫」引發「寒蟬效應」,可能反過頭來對美國研究造成衝擊。
參與報告的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教授謝宇(Yu Xie)表示,美國流失華裔人才已有一段時間,但「中國行動計畫」展開後情況更為惡化。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隨著美中競爭益趨激烈,2018年川普政府啟動「中國行動計畫」(China Initiative),以對付中國竊取科技機密和智慧財產權的行為。今年拜登政府雖因擔心引發種族偏見和恐懼文化而結束計畫,但對華裔科學家而言,傷害早已造成。
謝宇和來自其他3所大學的4名共同作者總結說:「我們的研究披露美國華裔科學家普遍對進行日常研究和學術活動感到恐懼,如果擔憂得不到緩解,恐會出現科學人才未充分利用、流失到中國等國家的重大風險。」
報告作者蒐集的數據顯示,1415名工程、電腦科學、數學、物理和生命科學等領域的華裔科學家改變了任職單位,和上一年相較增加21.7%,與2011年相比更增加了兩倍多。
批評者指出,「中國行動計畫」啟動以來,在美國的華裔科學家,包括華裔美國人,都覺得受到種族歧視,他們被迫結束合作計畫,對未來與華裔同行合作的計畫也是能免則免。
亞利桑那大學研究人員去年調查發現,4成華裔科學家擔心遭到美國政府監視,考慮離開美國。
亞裔美國學者論壇(Asian American Scholar Forum)這份報告也反映出類似情緒。這份報告是在去年12月至今年3月間,對1300名已經取得或可望取得美國大學終身教職的華裔科學家進行調查,其中54.4%是歸化美國的公民,另36.8%是美國永久居民。報告發現,61%科學家、尤其是年輕研究人員感到有離開美國的壓力,65%對與中國的合作表示擔憂,約45%表示正在避免申請美國聯邦撥款。
Thank you @RepJudyChu, chair of @CAPAC, for giving keynote remarks on our webinar this week regarding our report about the fears of Chinese American scientists and its implications. We also thank our over 600 registrants for their interest in this pressing issue. pic.twitter.com/HpUs4U2whO
— Asian American Scholar Forum (@AASForumOrg) October 19, 2022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