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拜習會恐破局? 晶片禁令、華為間諜案使美中關係急凍

國際中心    2022年10月26日 16:15:00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獲得連任,由他欽點的中共最高決策機構政治局常委全是他的親信,將權力集中在他一人身上。外界關心美國總統拜登如何與大權一把抓的習近平互動,以及兩人11月在印尼舉行的20國集團(G20)峰會是否會舉行雙邊會談,至今中美雙方都態度模糊,引發外界臆測拜習會可能破局。



 



美國之音報導,拜登今年7月與習近平通話後,白宮即表示,雙方已就「面對面會晤的價值達成一致」,並在雙方都可接受的時間進行會晤。不過,白宮發言人尚皮耶24日就此議題回答說,目前無可奉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有關美中領導人通話或會晤的可能性,汪文斌表示:「目前沒有可以提供的消息。」



 



(延伸閱讀:習系人馬全面掌權 紐約時報:高度集權充滿風險



 



美中關係正處於低谷。在敏感的台灣議題上,拜登明確表示一旦台灣遭中共攻擊,美國會出兵防衛台灣。就在中共召開20大前夕,拜登政府公布國家安全戰略,稱中國「對美國來說是後果最為重大的地緣政治挑戰」,實際上把中國視為美國安全的主要威脅。



 



biden拜登政府針對中國實施嚴苛的晶片及製造技術出口管制。(資料照片/美聯社)


 



另外,美國商務部10月7日發布迄今針對中國晶片技術和產品最為嚴厲的出口管制措施,美國司法部24日也起訴13名中國公民,其中包括情報人員和政府官員,指控他們是中國政府在美國非法施加影響力活動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中國2情資官員試圖賄賂美間諜 助華為脫困不成反遭起訴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員、曾任美在台協會駐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Douglas Paal)對擬議中的拜習會進展不順並不感到意外,他表示,理由之一就是拜登政府最近針對中國的晶片出口管制措施,「我認為,這會是讓習近平不參加這次峰會的一個強有力的因素,並向美國發出信號,表明中國對最近在經濟和其他領域的事態發展感到不滿。」包道格還認為,拜登所屬民主黨陣營在期中選舉的表現,也是中方考慮是否要參加這次峰會的因素。



 



美國外交政策委員會研究員索博利克(Michael Sobolik)認為,拜登政府不需過度努力促成與習近平會晤,「即使習近平退出與拜登的會晤,美方必須持續尋找新的方式向北京施壓,最好的情況是中國共產黨比我們更需要對話,這表明我們已經佔了上風。」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