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烏克蘭戰事陷入僵持,但對中國來說,這場戰爭成了「學習」的大好機會。路透29日的報導指出,中國的軍事戰略顧問正從烏俄戰爭積極汲取教訓,作為未來可能侵略台灣的基礎。
路透分析,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力近年來未經實戰考驗,因此中國格外關心烏俄戰爭中,為什麼俄軍未能如原先預料,在戰爭之初就擊潰烏軍。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學者趙通指出,中國關注烏俄情勢的同時,也在思考若中國與西方開戰,會如何發展。
趙通認為,中國若想侵台,可能採取一開始就「下馬威」(shock and awe)的方式,透過更強、更廣泛的行動,在戰爭初期就取得優勢。中國認為,如此一來便可達到震懾目的,讓「敵國勢力」不敢干預。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者許瑞麟(Collin Koh)則主張,用這種方式攻台,將導致大規模的平民喪命,進一步升高台灣民眾和國際社會上的反中情緒,增加實質佔領台灣的難度。他表示,中國不應抱持幻想,以為台灣人會歡迎對岸以「解放者」自居,侵略台灣。
另一方面,台灣的飛彈實力也比烏克蘭更佳,因此若中國試圖侵台,台灣可能在中國前期的部署過程就先發制人攻擊,或在開戰之後襲擊中國的各種設施。
中國要考量的另一個問題,是西方國家可能軍援台灣。以烏俄戰爭為例,美國和北約源源不絕地提供武器援烏;俄羅斯如何與西方軍援相抗衡,也是中國關心的重點。
烏俄戰爭中,歐美各國的外交官和情資單位持續釋出戰場情報,加上西方媒體對俄軍暴行的報導,都促使國際一面倒譴責俄國,同時也強化歐美援烏的正當性。
趙通指出,對中國而言最關鍵的議題之一,就是西方如何「操弄國際輿論」,並改變國際上對這場戰爭的看法。部分中國的戰略顧問認為,西方對資訊的控制,導致俄軍在外界印象中表現不佳,但實際上可能未必真的那麼差。
新加坡的戰略顧問尼爾(Alexander Neill)認為,相較於俄國侵烏,中國犯台面臨的後勤挑戰更大;部隊大規模入侵時,也不太可能暗中準備而不被發現。
近年來中國和俄羅斯屢屢舉行聯合軍演,但藉此發展出的戰略效果如何,也仍待實戰檢驗。
歐美情資更顯示,俄軍在烏克蘭的軍事指揮體系混亂,難以統籌各軍區。若中國侵台,也可能面臨類似問題。
中國的軍隊自1979年中越戰爭之後,就沒經過實戰考驗。尼爾強調,雖然中國政府持續展開政治宣傳,但解放軍在戰場上的適應能力究竟如何,外界並不清楚。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