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百年來第一次外債違約!路透:台灣投資人踩雷

周昱君    2022年06月27日 16:30:00

路透27日引述兩個消息來源說法稱,有一些持有俄羅斯國際債券的台灣人並未在期限內收到債券利息,俄國因此發生逾一個世紀以來第一場重大的主權外債違約。





 



根據路透報導,俄國原應於5月27日支付兩檔國際債券(Eurobond)的利息,共計1億美元(約30億新台幣)。這兩檔債券分別以歐元和美元計價,且未約定可用盧布償付,如今30天的寬限期已經屆滿,俄國卻仍未能償債。彭博指出,部分款項卡在歐洲清算銀行(Euroclear),沒有到達債權人手中。



 



一名台灣消息人士告訴路透,這兩檔債券沒有盧布條款,也就是不能改用盧布來支付利息。據悉,俄羅斯債券占台灣人持有的外債比率不到0.5%。



 



 






 



專家:接下來看債權人怎麼做



 



自1917年布爾什維克黨(Bolshevik)發起革命,隔年拒絕償還沙皇時期的債務以來,這是俄國首度發生外債違約。此事件對俄國政府而言聲譽重創,但經濟上短期內恐怕不會受太大衝擊,原因是俄國仍有石油和天然氣出口的收入。



 



英國廣播公司引述東京野村綜合研究所(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經濟學家木內登英說法,認為未來30年內俄國可能難以在海外舉債,因此其經濟長期下來仍會受到影響。



 



彭博指出,一般而言「外債違約」會由信用評等機構正式宣告,但因歐洲祭出制裁規範,許多國際評等機構早已撤銷對俄國企業的信用評級;不過,若有25%的債權人達成共識,也可選擇自行宣告違約成立。木內登英認為,多數債權人應該會選擇靜觀其變,視戰爭發展和國際局勢變化如何再決定採取何種行動。



 





 



惡人先告狀?俄國政府控西方刻意害俄陷入困境



 



金融時報指出,俄國的外匯存底原本綽綽有餘,足以償付債券利息,但歐美各國的制裁不但凍結其海外資產,更幾乎將俄國孤立於全球金融體系之外,迫使當局必須另尋管道償債。



 



從俄烏戰爭開打至今,俄國政府想方設法避免倒債,多次躲過主權違約的命運,但因美國外國資產管制局(OFAC)5月底開始不再允許美國債權人接受俄國款項,讓俄國又少了一個償債管道。6月初,俄國國家結算存管局(NSD)也遭歐盟制裁



 



22日,俄國總統普丁批准一項新規,認定若俄國使用盧布支付外債款項,亦算是有履行義務。不過,這次倒債的外債並沒有約定可用盧布支付。



 





俄羅斯中央銀行。(美聯社)


 



俄國財政部長希魯阿諾夫(Anton Siluanov)批評這件事簡直像一場「鬧劇」,稱俄國有錢也有意願還債,卻因款項到不了債權人手中,陷入還不了債的人為困境。英國廣播公司引述俄羅斯新聞社(RIA)報導,稱希魯阿諾夫主張這不算「真正的違約」。



 



不過,主權信用分析師馬利克(Hassan Malik)質疑,外國制裁本身就是對俄國主權實體的一種回應;當局以此為由稱無法償債是「不得已」且並非俄國過錯,這樣的主張合不合理,恐怕要留待後世歷史評斷。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