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秘書長稱中國霸凌台灣等鄰居 英外相警告俄烏戰爭恐導致中國誤判而侵台

周昱君    2022年06月30日 09:06:00

十年更新一次的北約戰略構想文件29日正式出爐,除了將俄羅斯列為對歐洲及大西洋和平穩定「最顯著、最直接」的威脅,更首度點名中國的野心和脅迫政策構成「系統性的挑戰」。中國和俄羅斯之間深化戰略結盟,亦持續動搖「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其行徑跟北約秉持的原則和價值背道而馳。



 



針對新版的北約戰略構想文件,中國表態嚴正反對。中國駐歐盟使團該文件充斥「冷戰思維和意識型態偏見」,批評北約從北大西洋「跑到亞太地區耀武揚威」,目的是想在亞太複製「歐洲搞集團對抗的套路」。



 






 



中國對台灣威逼恐嚇 成北約關注焦點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29日在記者會上細數中國近期的種種軍事擴張,包含研發核武器、「霸凌」鄰國、威嚇台灣,還透過科技監控其境內人民,甚至協助俄羅斯散播假訊息等等。



 



史托騰伯格表示,中國雖不是北約的「敵人」,但北約仍必須看清楚中國帶來的嚴峻挑戰,並跟盟友站在一起,維護當前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另一方面,在馬德里的北約峰會上,英國外相特拉斯(Liz Truss)強調中國威脅的同時,也再度提及台灣。眼看中國在經濟上和軍事上持續擴張影響力,加上中國密切關注俄烏戰爭;特拉斯擔心,中國可能從戰爭中「得到錯誤的想法」,導致一場「災難性的誤判」,例如侵略台灣。



 



特拉斯主張,西方盟友應認知到台灣海峽兩岸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協助保障台灣有自我防衛的能力。此前,特拉斯亦曾發表類似言論,認為北約不應在歐洲大西洋和印太地區的安全二選一,而應同時兼顧,並打造出「全球的北約」。



 





 



(延伸閱讀:英外相籲北約布局印太:應保障台灣有自衛能力



 



中俄聯手的風險



 



美聯社指出,2010年的北約戰略構想文件並未點名中國,2022年新版顯示出北約的轉向。美國之音引述衛斯理學院政治學者高達德(Stacie Goddard)觀點,指出新版文件特別強調中俄兩國的夥伴關係,且用詞很明確。威爾遜中心季辛吉美中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表示,中俄的合作不只對美國非常具有威脅性,在歐洲看來也是如此。



 



美國國安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28日指出,中俄關係的蓬勃發展不只美國有疑慮,也讓北約的盟友越來越擔憂。



 





俄國總統普丁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月初於北京會面。(美聯社)


 



近幾年來,中國持續重申跟俄國的「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去年11月,俄國國防部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和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簽署協議,擴大雙方的軍事合作。俄烏戰爭爆發前,俄國總統普丁更曾於2月初親訪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會後雙方發表聲明,稱中俄「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



 



儘管如此,中俄也並非事事皆合作無間。今年3月,聯合國大會提議要求俄羅斯停止侵略烏克蘭,中國投下棄權票,外界解讀中國對俄烏戰爭亦有疑慮。最近華盛頓郵報更揭露,俄國頻頻向中國要求經濟援助,引來北京政府越來越不耐煩。



 



(延伸閱讀:中俄「友誼無上限」?華郵:俄國施壓中國提供經濟援助 北京不耐煩



 



中國雖未必在行動上支援俄國,但在論述上仍跟俄國統一口徑,把俄烏戰爭歸罪於「北約東擴」,稱美國和北約才是擾亂歐洲、挑釁俄國的罪魁禍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指出,這樣的情況反而促使歐洲對中國的態度轉變。



 



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學者貝爾森(Pepijn Bergsen)表示,俄烏戰爭以來,「民主對抗專制」的論述方式越來越清晰;中歐和東歐原先把俄國視為頭號國安威脅,如今中國明顯跟俄國站在同一陣線,也進一步使該區各國跟北京政府的關係越來越差。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