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遭血腥槍殺爆維安四大疏失 奈良縣警本部長:27年從警生涯最大悔恨

陳又嘉    2022年07月09日 18:35:00

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8日不幸遭暗殺身亡,美國政治評論員直言,這明顯是安倍身邊維安細節出現重大疏失,包括貼身保鑣站得太遠,以及維安人員面對緊急狀況時竟猶豫不決。



 



美國政治評論家羅根(Tom Rogan)在「華盛頓觀察周刊」(Washington Examiner)刊文指出,和現任日相岸田文雄一像,安倍也受到東京警視廳的警力保護。日本政府僱用首府現有警力進行保護行動的情況並不少見,其他國家大多也是如此。



 





羅根依據事發影片列出,負責保護前首相的維安工作至少出現4項疏失。首先是,缺少將安倍與群眾分隔開來的警戒線。他認為,任何有計劃的公開演講,都應考量設置警戒線,避免任何意圖不軌的攻擊情況。



 



第2項疏失是,安倍的貼身維安人員實在站得太遠。他認為,這些人員負責的是緊急掩護,在必要情況下,協助安倍撤離攻擊現場。而且不僅是貼身維安,其他警員也不應站得太遠,才可以因應任何緊急狀況。



 





運送安倍遺體車隊抵達其位在東京住所,自民黨議員列隊鞠躬致敬(美聯社)


 



第3個疏失在於,現場警察明顯有猶豫不決情況。事發當時,站在橘色旗幟後方員警,在衝向嫌犯前明顯「定格」。羅根指出,克服猶豫的障礙,一直是維安人員必須加強訓練的重點。這些訓練包括在面對威脅時的反應,應內化成「肌肉記憶」,遇到混亂狀況時,避免產生猶豫情況。



 



最後一項疏失是,儘管兩名員警在嫌犯開第一槍後,立刻衝上前阻擋在安倍及槍手之間,但光是只有兩人支援還是不夠。這兩名員警舉起防彈公事包,展現十足勇氣,但他們不僅要阻擋第二發子彈,還要趕去搶救已倒下的安倍。羅根認為,在嫌犯開出第一槍到第一位員警趕至安倍的身邊,至少已過去7秒時間,實在太長了。



 



奈良警方9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無法否認警備的確存在問題,並表示已把握問題點,將採取適當對策。並強調,目前正個別確認警備問題,到底是體制、配置,還是警備員個人能力問題,未來將進行修正。



 



被問到是否下台負責,奈良縣警察本部長鬼塚友章表示,「儘早查出警備問題是我的責任」,坦言這起槍擊案是他「27年從警生涯最大悔恨。」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