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變種病毒持續擴散之際,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12日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多所醫院引發「超級細菌」感染率攀升,衝擊該機構多年來打擊此抗生素抗藥性細菌的成效。
美國「國會山報」(The Hill)報導,根據CDC最新分析報告,「超級細菌」的傳染威脅不僅依然存在,而且有擴大趨勢。
CDC報告發現,與2019年相比,2020年因抗生素抗藥性細菌導致的住院死亡及感染率,增加至少15%。報告強調7種不同的病原體,包括一種會引起血液、尿道、肺部及傷口感染的細菌,竟增加了78%。
美國公衛系統一直致力於降低抗藥性細菌感染引發的死亡率。報告指出,在2012到2017年間,各單位努力降低感染及控制疫情,有效將整體傳染率減少18%,醫院內感染率下降近30%。
然而,美國CDC主任瓦倫斯基(Rochelle Walensky)指出,新冠疫情的大流行,阻礙這些控制工作的進展,導致醫衛系統、衛生部門及社區壓力「在2020年逼近他們的臨界點」。
瓦倫斯基於報告中指出,在2020年,「我們見到抗細菌劑的使用明顯增加,難以依循感染防治及控制指南,結果導致美國醫院內與醫療照護相關的抗藥性感染病例增加。」
2020年的住院患者與疫情前有所不同,醫院發現,需要長期照護的生病患者,人數明顯增加,這也導致抗藥性細菌感染風險跟著攀升。
這些患者需要更頻繁、更長期地使用導管及呼吸器,這也使得病原體傳播及感染風險增加。特別是在個人防護設備、醫療設備供應出現困難、人力減少、住院時間拉長等各種因素綜合影響之下。
報告同時發現,新冠疫情在抗生素處方藥物的影響。當一名病患拿到他並不需要的抗生素藥物,不僅無異於該名患者,還可能產生副作用風險。
自2020年3月至2020年10月,美國新冠病毒住院患者中有近八成都接受抗生素藥物。抗生素是提供因發燒或呼吸急促就診病患的第一選擇,但這症狀是新冠病毒所引起,而不是細菌。
2020年,美國有超過2萬9400人死於與醫療照護有關的抗藥性細菌感染。而在這些死亡病例中,將近40%是在住院期間被感染。由於疫情阻礙了部分數據分析,感染抗藥物細菌的實際死亡率可能超出目前分析數據。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