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福建號」下水沒裝雷達 實際進度恐嚴重落後

郭正原    2022年07月20日 15:10:00

香港「南華早報」19日報導,一張據稱是中國軍事愛好者17日所拍攝的「福建號」航母照片顯示,該艦上部結構應安裝雷達的位置仍是空空如也,並且還移除了近迫武器系統,可能實際工程進度未如預期,甚至嚴重落後。



 



作為中國海軍首艘採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的航母,「福建號」原訂4月23日下水,以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3周年;但後來被迫延期,對外說法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與上海封城的影響,直到6月17日才舉行下水典禮。



 



微博上有網友發布鳥瞰拍攝「福建號」航母的正面照片,該艦正在上海江南造船集團的長興造船基地碼頭邊,進行艤裝工程;而原應安裝346A主動相位陣列雷達(AESA)的位子則未見雷達,此外右舷位置先前已安裝的1130近迫武器系統也被拆除,引發議論。



 



「南華早報」引述台灣前海軍艦長呂禮詩的說法指,原本一延再延的下水典禮日期,顯示可能許多「必要的水下艦體工程測試和其他工程的進度都有延誤」。因此在舉行下水典禮時,先將雷達基座位置用蓋板遮掩,加裝近迫武器來維持美觀形象。



 



「福建號」航母下水時的畫面。(取自中國國防部)


 



全球防衛雜誌資深編輯陳國銘指出,「形象工程」在中國並不罕見,例如在1999年舉行閱兵時,當時尚在研發中的99式主戰車(當時外傳為98式)便高調亮相,隨後包括官方在內更大量出版刊物吹捧其性能與火力,但數年後才正式進入量產階段。



 



而研究中國海軍的專家李杰則認為,正在進行的艤裝工程包括安裝武器系統和啟動航母的主機系統。從岸上連接的電纜,顯示該艦主機目前無法運作,因此內部所需的電力需要自岸上外接。因為船體結構受水壓時會有所變化,因此武器系統和其他重要設備在下水後安裝是很正常的。他預估最少還需要半年時間,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繫泊試俥(mooring trial),測試動力系統是否達標。



 



北京軍事專家周晨鳴(Zhou Chenming)稱,「福建號」航母可能還要好幾年才能正式服役。他舉同樣採用電磁彈射的美國海軍「福特號」航空母艦(UVN 78)為例子,該艦花了133億美元,耗時14年才完工,而在2017年交艦後,還得克服種種困難,才在今年差不多做好部署準備。



 



陳國銘也提到,電磁彈射系統非常耗電,採用傳統蒸氣輪機動力系統的「福建號」航母,是否已成功克服相關問題,也值得後續追蹤觀察。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