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記者緬甸脫困 都有賴這位「人質營救達人」

盧睿鋐    2021年11月18日 19:30:00

美國前外交官理查森(Bill Richardson)因參與談判、拯救遭他國囚禁的美國人質,多次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記者芬斯特(Danny Fenster)5月在仰光國際機場 (Yangon International Airport)被捕,11月12日遭緬甸法院判處11年有期徒刑,引發外界關切。



 



理查森聽聞消息也出馬相助,經過談判後,終於讓芬斯特在15日被釋放、順利返家。



 





 



多次談判人質釋放有功 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理查森在1983年當選美國新墨西哥州眾議員,不久受到時任總統柯林頓(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的青睞,委他處理重大外交談判的職責。



 



到了1994年,他以民主黨眾議員的身分前往北韓談判核武協議時,剛好碰上人質問題,當時有一架美軍直升機被北韓擊落,造成一名駕駛死亡,另一人被捕,為解決問題,他就待在北韓數個禮拜,和北韓政府談判人質釋放。



 






 



接著,理查森在1996年前往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和當時在位的強人總統海珊(Saddam Hussein)談判,要求釋放兩名從科威特邊境誤入伊拉克的美國人,同年他也順利地取得北韓的同意,釋放遭到逮捕的美國人亨澤爾 (Evan Hunziker)。



 



除此之外,另有一名美國女性麥考德(Eliadah McCord)因走私毒品遭孟加拉逮捕並被判無期徒刑,但在理查森的遊走之下,麥考德在服刑4年後,於1996年遭釋放。



 





神學士代表團。(湯森路透)


 



由於多次談判有功,理查森多次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他也在1997年到1998年之間被任命為駐聯合國大使,前往阿富汗和「神學士」(Taliban,又稱塔利班)以及烏茲別克裔社群領袖杜斯塔姆(Abdul Rashid Dostum)展開對話。



 





 



理查森在2003年當選新墨西哥州州長,2008年嘗試角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但失敗。他也創辦理查森全球參與中心(Richardson Center for Global Engagemen),經常在沒有得到美國政府授權情況下,前往和美國關係緊張的國家,幫助受害者家屬談判或討回公道。



 



理查森在2018年接受《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訪談時說:「談判的首要規則在於和談判對象建立關係,必須尊重他們,知道那些地方是他們能夠接受的。」



 



他強調:「你必須讓對方有面子,想辦法讓對方得到信任並從談判中有收穫,實際上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讚譽對方作法合乎人道主義。」



 



芬斯特遭控三項罪名 重判11年



 



緬甸軍方在2021年2月發動政變,造成至少1046名平民被殺、6230人被拘留。聯合國指出,在這波政變當中,至少有126名媒體工作者遭到逮捕,其中有47人至今仍被關押。



 



理查森也和緬甸有所關聯,他在1990年代中期和緬甸軍政府交涉,希望能將被軟禁的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釋放。



 





緬甸軍方領人敏昂來。(湯森路透)


 



後來緬甸爆發羅興亞衝突,有兩名《路透》記者因報導羅興亞事件而被捕,此時翁山蘇姬已成為文人政府的領導人,但在釋放人質上卻未答應理查森的請求,兩人也產生衝突,最後談判未果。



 



芬斯特是《緬甸前線》(Frontier magazine)雜誌的主筆,曾在湯森路透基金會旗下的今日緬甸(Myanmar Now)新聞機構工作,並在2020年8月加入《緬甸前線》。



 



隨著緬甸政變爆發,芬斯特準備離境,但在2021年5月24日時,在仰光機場被捕,緬甸法院11月12日以散布假消息、聯繫非法組織以及違反簽證法,判決11年有期徒刑。



 






 



不久,理查森就前往緬甸,在未告知美國駐緬甸大使館或國務院的情況下和緬甸政府接觸,儘管如此,美國國務院及官員仍和理查森保持定期聯絡。



 



理查森11月初和緬甸領導人敏昂來(Min Aung Hlaing)見面,經過談判後得到敏昂來的同意,釋放芬斯特,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對此表示歡迎,理查森也是敏昂來自政變以來唯一會見以及談判的外國人。



 





被軍方推翻的國務資政翁山蘇姬。(湯森路透)


 



根據緬甸國營電視台發布的聲明,應理查森即日緬友好協會的要求,軍方決定釋放芬斯特。不久芬斯特就搭乘飛機前往卡達,抵達哈馬德國際機場(Hamad International Airport)後,他向記者表示,在獄中並未遭到毆打、挨餓,「感覺很好,很高興在回家的路上,對於比爾所做的一切感到萬分高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