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拜習會於16日落幕,美國媒體《CNN》刊出分析文章,指出會議沒有達成任何突破,但北京已經宣布勝利。
文章訪問香港浸會大學中國政治研究專家高敬文(Jean-Pierre Cabestan),他表示在中國,肯定得宣稱勝利,這就是為何中國官媒緊緊抓住拜登說不支持台灣獨立這點。
在會議結論公布前,中國官媒《央視新聞》率先披露拜登在會議向習近平表示「不支持台獨」,各個中國媒體也強調這點。然而白宮新聞稿出來後並無這段,儘管事後白宮資深官員強調美方的一中政策當中,「不支持台灣獨立」都是一部分,而拜登在隔日的記者問答中也說出不支持,但也說「台灣是獨立的,必須自己決定」。
而習近平在會議中對台海議題的發言是「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如果台獨分裂勢力挑釁逼迫,甚至突破紅線,我們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類似表態其實沒有太多內涵,但強硬的姿態有助於討好國內聽眾。
高敬文認為,在中國的新聞稿當中,習近平提到中美就像是兩艘大船必須避免相撞,「從這個意義來說,這給中國很多面子跟地位:大國地位。而拜登接受與中國平等對話,提出兩國必須處理的,從氣候變遷到阿富汗一系列問題。」
《CNN》認為從習近平參與會議的排場就可以透露,習近平等參與官員是在氣勢恢弘、鑲金邊的大會堂中與拜登視訊會議,相較之下拜登則是在白宮樸素的羅斯福室(Roosevelt Room)會議桌上進行會議。
A virtual meeting between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and his U.S. counterpart Joe Biden is an occasion for the two leaders to once again set the direction for bilateral relationship, and will have significant and far-reaching impact for China-U.S. ties. #GLOBALink pic.twitter.com/eJjXb1Z0Fl
— China Xinhua News (@XHNews) November 17, 2021
對於習近平來說,由於正值六中全會結束之後以及準備迎來明年的二十大,正在是否能達到終身執政的地位,與拜登穩住中美關係有助於習近平鞏固地位,並且推動國內的政治規劃。
清華大學卡內基研究中心主任Paul Haenle就認為習近平專注在移除各種風險以及中美關係的不確定當中,這樣才能專注於國內問題。
無獨有偶,就在會議結束後,《新華社》立即公布了第三次歷史決議的文本,該文本在六中全會通過以來一直沒有公布。《CNN》認為習近平可能是抓住拜習會後的勝利姿態,趁勢公布文本為自己終身執政鋪路。
布魯金斯研究學會的研究員哈斯(Ryan Hass)認為,習近平跟拜登都不希望在國內被視為軟弱,但又不希望中美關係出軌,因此雙方關係在未來幾年很可能會在「硬地板跟天花板之間」來回移動。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