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坦承當初對中國太天真 但德國歐洲還是需要北京、不可以全面脫鉤

國際中心    2021年11月18日 11:00:00

即將卸任退休的德國總理梅克爾17日接受《路透》訪問時表示,德國當初對中國太天真,但不應該切斷所有聯繫。



 



梅克爾坦承,「也許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對於我們某些合作夥伴關係太過天真...這些日子以來我們更加謹慎,這樣做才是對的。」



 



梅克爾認為「在我看來完全脫鉤是不對的,這會傷害到我們自己。」她認為德國與歐洲應該持續與中國合作,可以彼此相互學習。



 



另外,梅克爾也表示德國有必要保護關鍵基礎設施。德國目前剛通過「IT安全法」,該法授權政府在關鍵基礎建設上排除像是華為等特定公司參與。但梅克爾認為「重要的是設立道德標準」,不主張排除個別公司。



 



川普時期的前國務卿推動「乾淨5G」計畫,鼓勵各國在電信基礎建設上排除資安有疑慮的中國公司,不少國家紛紛響應。美國也陸續排除中國廠商像是中興與華為的設備。中國則指控莫須有。德國至今沒有與其他歐洲國家一同明令禁止華為。

 






 



梅克爾即將卸任擔任16年的總理職位,在她任內見證了德國在中國的大力投資,以及獲得中國市場豐厚的報酬,她自己也出訪到中國超過12次。2016年,中國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而梅克爾也成為西方領導人當中,與中國關係較好的一位。



 



梅克爾在10月中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習近平還稱梅克爾為「老朋友」,表示「中國的大門隨時向你敞開。希望你繼續關心和支援中德、中歐關係發展。」



 





梅克爾任內多次造訪中國,被北京認為是老朋友。(湯森路透)


 



批評者認為德國對中國依賴太深,並且漠視中國侵犯人權的情形。梅克爾政府則表示自己有向北京表達過對人權議題的擔憂,並且持續跟北京討論智慧財產權保護等議題。



 



她也坦承在這量子電腦與AI方面,歐洲還相對落後,美國與中國則是領先。與中國合作歐洲才有可能追上中美。

 



對於梅克爾「與中國交往太天真」的說法,英國諾丁漢大學研究員富達(Fulda)在推特上表示這是給她自己16年來錯誤的中國政策包裝。她表示16年來,德國公眾的中國議題討論都跟國際社會脫鉤,在梅克爾主政下缺乏原則,「只有殘酷和缺乏反省的重商主義」。



 






 






 



華府卡內基研究中心的歐洲項目總監Erik Btattberg也說「梅克爾對中國的觀點過時、短視而且是技術性缺乏戰略。」



 






 



梅克爾目前正處於看守狀態,德國在9月底大選當中,舒茲領導的社民黨獲得最多席次(206席),有望組閣,而梅克爾的基民盟將落為在野黨,目前社民黨正在進行組閣談判,很有可能組成德國政界俗稱的「紅綠燈聯盟」,也就是紅色調的社民黨、綠色調的綠黨加上黃色調的自民黨,不過外界認為,綠黨與自民黨理念差異頗大,還須一番政治談判。若綠黨入閣,可預見將會採取對中國更強硬的政策。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