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搶佔北極礦產受挫 格陵蘭撤銷中企採礦許可

賴昀    2021年11月23日 15:00:00

丹麥自治區格陵蘭22日宣布撤銷中國俊安集團(General Nice)在首都努克(Nuuk)附近Isua鐵礦的採礦許可,對中國試圖在礦藏資源豐富的北極地區搶佔一席之地的野心給予一擊。



 



路透》報導,格陵蘭政府聲明表示,由於Isua鐵礦被閒置,因此取消許,一旦中國政府正式交還採礦權之後,當局將轉交其他公司開採Isua鐵礦;另外,中國俊安集團也未能如約支付擔保款項。



 






 



俊安集團多次未如期履約



 



格陵蘭資源部長納森尼爾森(Naaja Nathanielsen)表示,「我們不能接受許可證持有者多次未能如期履約」。



 



中國日報》報導,俊安集團是在2015年1月取得Isua鐵礦的採礦許可,當時中國媒體自豪表示這是亞洲國家在北極地區的首筆礦產交易,交易規模約為20億美元(約台幣556億)。



 



Isua鐵礦的採礦權原為英國的倫敦礦業(London Mining Plc)持有,但倫敦礦業因2014年鐵礦石價格暴跌而宣布破產,由俊安集團藉收購倫敦礦業在格陵蘭的子公司,接手Isua採礦權。



 






 



接手礦權時已預估是賠錢生意



 



然而,在2015年的報導中,時任中國礦業聯合會國際事務部副主任兼資深分析師常興國(音譯)考量成本、勞動力短缺和環境問題,預估俊安集團無法從Isua鐵礦獲得多少收益。



 



如今,俊安集團因閒置Isua鐵礦,採礦權遭格陵蘭政府收回。當局表示,一旦中國政府正式交還之後,採礦權將提供給其他感興趣的公司。



 



格陵蘭政府要求俊安集團歸還所有地質資料、不得取消支付的150萬丹麥克朗(約台幣630萬)款項,並清理礦區。



 





 



中國進軍北極圈受挫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4月當選的新任格陵蘭政府表示要支持對環境負責的礦產業者,隨後在11月9日通過新法案,禁止了鈾礦和其他放射性元素開採,並停止全球最大稀土礦之一的Kuannersuit礦坑開發。澳大利亞格陵蘭礦業公司(Greenland Minerals)在2007年取得Kuannersuit採礦權,該公司最大股東是中資企業「盛和資源」(Shenghe Resources)。



 



該項新法案希望恢復零容忍政策,以確保「格陵蘭島既不生產也不出口鈾」的目標。當地人擔心,開採Kuannersuit礦區會對自然環境和農地造成輻射污染,破壞環境,影響捕魚、養羊及旅遊業,且會使格陵蘭的碳排量增加45%。



 





格陵蘭稀土礦藏豐富。圖為2021年9月在努克周圍發現的一處冰川泥產地。(湯森路透)


 



中國政府似乎仍對北極地區有著濃厚興趣,加強在格陵蘭的投資,被外界視爲推廣「一帶一路」在北極的重要戰略性標誌,但中國的嘗試在近年多次受挫。



 



《路透》指出,俊安集團在2016年曾試圖向丹麥購買格陵蘭一座廢棄海軍基地,但丹麥政府出於安全考量,拒絕該交易。



 



2018年,格陵蘭拒絕一家中國國有銀行和國營建築公司提出,要在格陵蘭融資、建設兩座機場的提議。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