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新行星「GJ 367 b」 不尋常的結構與公轉週期類似水星

葉憶萱    2021年12月04日 11:00:00

根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報導,天文學家2日在《科學》(Science)期刊上報告發現新的太陽系外行星「GJ 367 b」,結構成分鐵含量豐富、且公轉週期很短,種種不尋常的情況與水星相似,有助科學家了解水星形成之奧秘。



 






 



「GJ 367 b」距離地球逾31光年,位於船帆座(Vela)南部。其大小為地球的0.72倍、質量為地球的0.55倍,是目前已知最輕的系外行星之一。



 



「GJ 367 b」白天溫度高達攝氏1500度,幾乎足以讓鐵融化。它以每7.7小時一周的速度繞行一顆紅矮星公轉,因此也是一顆「超短週期」(USP)行星。



 



「GJ 367 b」核心成分可能以鐵為主,外有岩石層,岩石層上或有冰或氣體。



 



該研究共同作者、德國航空太空中心(DLR)行星研究所的研究員拉姆(Kristine Lam)表示:「我們所知道的是,它密度很大,且內部結構與水星相似」。



 



對於重金屬行星如何形成,天文學家有幾個想法。其一,它們起初可能是巨大行星,鐵芯包在岩石層裡,然後和其他太空岩石碰撞,留下了鐵芯;或者,當天體形成時,母恆星的熱輻射可能會導致一些物質剝離。



 






 



普林斯頓大學天文學家溫恩(Joshua Winn)表示,很少能找到像「GJ 367 b」這樣繞行週期不到一天的行星,像這樣的行星不太可能在它現在的位置形成,因為熱輻射太強,固體物質根本沒辦法聚集。



 



溫恩指出,「GJ 367 b」密度很大,這樣的情況同樣不尋常,他補充,長期以來科學家也不清楚為何水星的鐵含量多於金星、地球和火星。



 



拉姆團隊2019年從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數據發現「GJ 367 b」行星,然後透過地面望遠鏡去確認它的存在。他們將於12月22日藉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觀測,以獲取更多資訊。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