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盛世奠基者】受到盜墓賊「啟發」 學者解開漢文帝霸陵700年之謎

李靖棠    2021年12月14日 18:00:00

漢高祖劉邦第四子、西漢第五任皇帝,奠基「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劉恆,身後選擇依山為陵、外加史料文獻記載稀少,讓其陵寢「霸陵」真實位置長年成謎,雖然司馬遷在《史記》內有短篇紀錄,但依舊讓後世考古學者難以尋找陵墓地點。



 



多年以來,外界一直認定、西安東郊白鹿原東北角的「鳳凰嘴」,就是霸陵所在地;但經過陝西學者多年查證,外加多年前查緝的盜墓案件啟發,14日正式宣告、文帝陵墓就是西安白鹿原江村大墓,讓這個百年之謎真正解開。



 





 



《澎湃新聞》報導,中國國家文物局14日召開線上會議,正式公佈重要考古成果,確認陝西西安市的白鹿原江村大墓,即為西漢文帝霸陵所在地;不僅顛覆從元朝以降、700年來史學界的普遍認知,也解開文帝陵寢的真實位置。



 






 



會議上學者也承認,之所以能解開這個百年之謎,靈感竟來自一個特殊群體「盜墓賊」,為了搶救罕見文物,從2017年開始、陝西考古研究院大規模針對江村大墓外藏坑、南陵外藏坑進行搶救發掘,發現眾多陶俑文物,才逐步確認大墓的真實身份。



 



整理過往報導發現,2016年咸陽市淳化縣查獲盜墓案,發現漢武帝晚年愛妃、昭帝之母趙婕妤的雲陵被破壞,啟動追查收網,抓出多達90人的盜墓團隊,成功追回漢代文物千餘件;從法院判決書中,赫然發現這群盜墓團隊,曾潛入宣帝杜陵、雲陵、江村大墓等眾多西漢陵墓,才讓學界驚覺啟動保護。



 





漢文帝霸陵簡介。(圖片取自陝西考古微博)


 



也因為重新深入挖掘,在江村大墓發現大批陶俑、對比鄰近薄太后墓內金銀器皿,符合《史記.孝文本紀》的紀錄,「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



 






 



考古發掘江村大墓8座外藏坑,發現陶俑、銅印、銅車馬器及鐵器、陶器等1500件文物,其中銅印的印文,包含車府、器府、中騎千人、府印、倉印、中司空印等,顯示大墓周圍外藏坑規制,是模仿官署府庫建造。



 



專家認定,江村大墓規模符合西漢最高等級墓葬規格,外加周邊分佈竇皇后陵與薄太后陵,才確認大墓就是漢文帝霸陵。而在原先認定地點的鳳凰嘴,經過實地查驗後,發現該地區並無任何漢代墓葬。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