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夜逃屋」助10萬民眾人間蒸發 欠債民眾重拾新生活、家人備受煎熬

盧睿鋐    2022年01月08日 15:00:00

綜合外媒報導,日本存在著特殊行業,他們被稱為「夜逃屋」(夜逃げ屋,yonige-ya),屬於夜間搬家公司,目的是幫助民眾更快地從原有的生活銷聲匿跡。



 



根據估計,全日本至今已有大約10萬人透過這種方式脫離舊生活,他們可能是家暴受害者或積欠高額債務的民眾。



 





 



在許多國家,不論是美國、德國還是英國,一些人選擇隱藏自己的身分、從這個世界上「消失」,趁著夜深人靜整理好家當,離開住家、工作及家人,展開第二人生,不留一絲痕跡。



 



日本稱呼這些人是「蒸発」(蒸發,Jouhatsu),原本指的是自然現象蒸發,後來也被用於指涉選擇隱姓埋名的人,時間長達數年到數十年不等。



 





日本街頭。(湯森路透)


 



與客戶不同的是,「夜逃屋」並不難找到,日本人只要透過Google搜尋引擎就能找到各式「夜逃屋」的服務,這些公司提供的服務包山包海,從找到新住處、更動郵件地址以及確保客戶不被跟蹤。



 



民眾希望從原本的生活中解脫



 



一名受訪者杉本表示:「我受夠了人際關係,於是拿起手提箱,選擇銷聲匿跡。」杉本透露,他的家族在老家經營著著名、傑出的企業,以至於每個人幾乎都認識他,他也被賦予眾望、希望能夠將家族企業傳承下去。



 



杉本對於強加在他身上的角色及責任感到相當痛苦,最後決定一走了之,並未向任何人透露他的目的地。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民眾選擇從人間蒸發的動機不同,有的人是因為積欠大量債務,有的人則是面臨婚姻生變。不論如何,他們都會求助於夜逃屋以幫助他們隱姓埋名,夜逃屋提供的服務被稱為「夜間搬家」,透過秘密的方式幫助民眾從人間蒸發、脫離原本生活,提供落腳處。



 





日本民眾新年時前往神社祈福。(湯森路透)


 



一名夜家搬家公司創辦人羽鳥勝(Sho Hatori)表示,一般來說,人們選擇搬家的原因都是相當正面的,例如就讀大學、找到新工作或結婚;也有相當悲傷的案例,如輟學、失業或逃離跟蹤狂。



 



羽鳥勝在19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化的時候創立夜間搬家公司,一開始他認為金融危機是造成民眾逃避困境的唯一原因,很快的他理解到,這些人的背後也存在著社會原因。



 



失蹤者家屬難以得到幫助



 



社會學家中森弘樹(Hiroki Nakamori)10多年來一直研究人間蒸發(jouhatsu)的問題,他指出,「蒸発」(Jouhatsu)起初是描述那些在1960年代失蹤的人們。日本離婚率低,不少人寧可選擇直接離開配偶,也不願離婚,因為離婚所需要程序複雜。



 



中森弘樹補充,在日本民眾的隱私受到充分保障,舉例來說,失蹤人士可以自由地從ATM提款;他們的家人也難以取得能夠掌握家人蹤跡的監視器畫面,「除非當事人涉及意外或犯罪,否則警方也不會介入,家人能做的事就是雇用偵探,或焦急地等待。」



 





 



事實上,部分夜逃屋的創辦者本身也是「夜逃者」,夜間搬家公司Yonigeya TS Corporation執行長埼玉美穗(Miho Saita)曾在2000年代逃離恐怖情人,帶著她養的狗、隻身駕車離開,隨後建立夜逃屋,她所成立的公司聲稱每年幫助100多人從原本的生活中解脫。



 





對於失蹤者家屬來說,漫長的尋找過程是相當煎熬的。(湯森路透)


 



儘管如此,對於失蹤者家人來說,被遺棄以及漫長的尋找過程可能是相當難以忍受的。「我很震驚」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母親表示,她22歲的兒子失蹤以後就再也沒有聯絡她,「他曾兩度辭職,一定對於自己的失敗感到相當挫折。」她曾開車到兒子的住處,搜索了房間並在車內等待好幾天,看她兒子會不會回家,但她兒子從未現身。



 



她透露,警察並未提供幫助,只有在當事人被懷疑自殺的時候才會介入,但由於她兒子並未留下遺書或筆記,警方也無濟於事,「根據目前法律,沒有錢的情況下,我只能檢查各類遺體的身分是否為我兒子」。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