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改賣給台灣】中國再禁止多項立陶宛產品進口 牛肉、乳製品與啤酒遭殃

國際中心    2022年02月11日 10:00:00



由於立陶宛讓台灣以台灣為名設立代表處,中國對立陶宛祭出非正式的貿易制裁,10日中國再度加大制裁,多項產品無預警下遭到禁止進口。



 



根據《路透》報導,中國海關以「缺乏文件」為理由,中止立陶宛多項產品進口。包括牛肉、乳製品以及啤酒。中國官方人員並有進一步給出解釋,也沒有要求立陶宛把文件補齊,中國對立陶宛無合理理由的「非正式」制裁違反貿易準則,歐盟已經準備向WTO申訴。



 



不過有意思的是,立陶宛從2021年開始就沒有出口牛肉到中國,不確定中國刻意還拿牛肉出來再「制裁」一次的用意為何。根據數據顯示,立陶宛出口到中國的牛肉僅775頓,微乎其微。



 



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前一天在訪問澳洲期間,暗批中國「那些想要用貿易當作報復手段的國家,必須記得理念相近的國家有工具和辦法抵抗威脅。」



 



加拿大、台灣與日本也傳出要求加入歐盟行列,在WTO申訴中國違反規則的行為。加上之前的英國、澳洲與美國,這意味著整個G7國家都在WTO控訴中國。英國在7日也表示,將與美國和澳洲支持歐盟的申訴案。在中國非正式制裁立陶宛之後,立陶宛對中國的出口急遽下滑91%。



 



立陶宛總理Ingrida Simonyte表示「就我所知中方的動作沒有造成任何影響,我們沒有出口這些產品到中國,而且出口商已經轉向其他市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0日回答相關問題時,僅重申「立陶宛糾正自身錯誤,回到堅持一個中國的正確軌道」。而牛肉問題則要記者向海關總署詢問。對於中國多次要求立陶宛改名台灣代表處,立陶宛官方態度強硬,表示絕無計畫。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則批評中國作法是「單方面霸凌」。



 



此前就發生過立陶宛蘭姆酒運到中國竟遭到拒收的事件,而台酒聽聞之後,立刻把2萬瓶蘭姆酒買過來,2月台灣正式上架之後不到一小時就完售。



 



立陶宛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安德利奇涅(Laima Andrikienė)此前曾表示,台灣代表處根本不是主因,而是肇因於2021年5月立陶宛率先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組成的17+1互動機制。中國市場問題其實早在允許設立台灣代表處的消息傳出前就已經開始,多年來也曾遭遇各種障礙與限制,情況在近年情況愈加惡化。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