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返國後才能說真話 德國雙金選手:永遠不會再去中國

賴昀    2022年02月18日 12:25:00

在北京冬奧贏得兩面金牌的德國雪橇女將蓋森伯格(Natalie Geisenberger)返國後,回顧待在中國的兩周時光,她表示自己「永遠都不會再去中國」。



 






 



永不再赴中



 



34歲的蓋森伯格是北京冬奧雪橇女子單人賽和團體接力賽金牌得主,她返德後接受《德國第二電視台》(ZDF Heute)訪問,直指在赴北京前夕,她猶豫許久,也想過要抵制北京冬奧,但自己與家人為她的運動生涯付出了多少,且拒絕參賽也無法改變中國對人權、動物和環境的傷害,她才決定參賽,但也告訴自己,「去那裡待兩周,公事公辦,回家,然後永遠不要再去中國」。



 



蓋森伯格表示無法理解國際奧會(IOC)讓中國主辦冬奧的決定,並對此感到無力;當被問到對維吾爾族進行種族滅絕的中國,指派維吾爾運動員依拉木江點燃奧運聖火時,蓋森伯格稱自己很難做出判斷,「我們是運動員,不是政客」,並指出在比賽前,她盡量不去想中國人權問題,因為「太分散注意力了」,她想盡可能的專心備賽,但這種情況對運動員來說很困難。



 






 



運動員與外界隔離



 



此外,蓋森伯格指出主辦方將運動員和外界完全隔離,未能與民眾接觸;而在運動員飛抵北京時,機場也已樹立高牆,讓運動員看不見周圍環境,選手村的位置也阻隔運動員與外界聯繫,蓋森伯格表示,待在北京的時候,每天只有坐車來回選手村和比賽場地。



 



蓋森伯格的比賽成績傲人,她是冬奧雪橇女子單人賽三連霸,生涯累計獲得6面奧運金牌。她在2021年11月時就曾批評北京冬奧的測試賽,《路透》報導,蓋森伯格在離開中國前3天,被媒體詢問時即表示,她只會在離開中國後才對中國發表評論,「在我(返德)後,可能有一些話要說,但在這裡我不會說什麼」。



 






 



體育清洗



 



國際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 Watch)指出,在北京冬奧期間,中國政府的各種侵犯人權行為仍持續存在,IOC和其他贊助企業與北京當局在全球觀眾面前沆瀣一氣,利用體育洗白反人權行為。



 



人權觀察中國研究員王亞秋表示,2022年北京冬奧有助於鞏固中國從2008年北京奧運以來的侵犯人權行為,批評奧運主辦國的身份遭到濫用。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