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未絕跡】小兒麻痺再度現蹤非洲 馬拉威通報首起病例

盧睿鋐    2022年02月21日 07:00:00

世界衛生組織(WHO, 以下簡稱世衛)2020年8月25日曾宣布,小兒麻痺野生株已在非洲絕跡,同一年全球僅阿富汗、巴基斯坦新增87例小兒麻痺野生株病例。



 



世衛17日表示,非洲東南部國家馬拉威新增首起小兒痲痹病例,為非洲國家5年來首起野生株病例。



 





 



全球僅阿富汗、巴基斯坦盛行小兒麻痺



 



馬拉威首都里朗威(Lilongwe)一位3歲女童在2021年11月出現癱瘓症狀,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municable Diseases Of South Africa)、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在2022年2月對女童身上採集的樣本進行基因定序,確定該名女童感染小兒麻痺1型野生株。



 



世衛指出,女童所感染的病毒株和另一起從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外移入的案例有關,巴基斯坦和阿富含是全球為數不多、仍盛行小兒麻痺的國家。世衛強調,由於該案例和境外移入有關,因此並不會損及非洲作為無小兒麻痺(polio-free)地區的地位。



 





 



過去五年來非洲都未出現「脊髓灰質炎」野生株新增病例。世界衛生組織非洲地區辦公室負責人恩度塔貝(Modjirom Ndoutabe)表示,非洲上一起小兒麻痺野生株病例出現在2016年的奈及利亞,2021年全球僅有5起病例。



 






 



世衛非洲區域主任莫耶提(Matshidiso Moeti)在聲明中表示,對於小兒麻痺境外移入案例,沒有國家能夠免疫,「只要小兒麻痺野生株仍存在於世界任何地方,所有國家都存在病毒移入的風險。」



 



英國利茲大學分子病毒學教授斯通霍斯(Nicola Stonehouse)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部分孩童錯失接種小兒麻痺疫苗的機會。世衛正協助馬拉威接種疫苗、支持風險評估及疫情應對,並加強鄰國對小兒麻痺的監測。



 



何謂小兒麻痺?



 



小兒麻痺全名為「脊髓灰質炎」(poliomyelitis),是高傳染性病毒,經常透過口鼻、感染者的糞便、受汙染的水及食物傳播,主要影響5歲以下的孩童。



 






 



目前沒有治癒方法的小兒麻痺,只能靠疫苗防止染病。多數感染者並未出現症狀,約有4分之1的人出現2到5天的輕微症狀,包含喉嚨痛、發燒、噁心。在少數案例中,病毒會攻擊神經系統,影響大腦、脊隨,造成不可逆的癱瘓,如果呼吸系統遭到攻擊,甚至會死亡。



 



世衛指出,野生株共分為1型、2型和3型,2型病毒在1999年就被根除,3型病毒在2012年以後就沒有被發現。第一批小兒麻痺疫苗在1950年代開發,隨著大規模疫苗接種,全球感染小兒麻痺的數量也大幅減少,1980年代全球每年約有超過35萬例小兒麻痺患者,到了2016年僅剩42例。



 



除了野生病毒株,部分小兒麻痺症狀是由口服疫苗所引發的,斯通霍斯表示,這類口服疫苗價格便宜、不須冷鏈,至今仍在部分地區被使用。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