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神學士造訪中國 王毅期許能與新疆獨立運動劃清界線

國際中心    2021年07月29日 10:30:00

正當美軍已經實質撤阿富汗,極端組織神學士再度在阿富汗攻城掠地有重掌大權企圖,神學士代表團28日造訪中國天津會見中國外長王毅。而王毅維持中國與神學士交好的基調,期許神學士能在和平重建扮演重要角色,並再度表示希望神學士能與主張新疆獨立的東突厥伊斯蘭運動劃清界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王毅與神學士會面的地點,與幾天前美國副國務卿舍曼是同一處。



 



根據中國外交部公開的談話內容,王毅在會談中先是批評了美國與北約倉促撤軍「實際上標誌著美對阿政策的失敗,阿富汗人民有了穩定和發展自己國家的重要機遇。」



 






 



神學士一直以來極力主張外國軍隊撤離阿富汗領土。在2020年與前總統川普達成協議,願以不窩藏蓋達組織等恐怖組織換取美國撤軍。拜登上台之後未改變政策,並且於七月初倉促撤出美軍在阿富汗最大空軍基地巴格拉姆基地。



 



王毅表示「希望阿富汗神學士...高舉和談旗幟...奉行包容政策。阿富汗各派別、各民族應團結一致...推動阿富汗和平和解進程儘早取得實質成果,自主建立符合阿富汗自身國情、廣泛包容的政治架構。」



 



王毅在今天會見阿富汗叛亂團體神學士。(中國外交部)


 



目前神學士已經在阿富汗北部省分攻城掠地,一路打到中國邊境,在南部也有所斬獲,拿下阿富汗第二大對外貿易站斯平布爾達克(Spin Boldak),連接巴基斯坦。儘管阿富汗政府誓言會奪回這些區域,但目前鮮有進展。阿富汗總統甘尼此前曾痛批神學士不在乎和平,試圖奪權。



 



美國情報機構分析美軍完全撤出之後,喀布爾的政府恐怕將撐不過半年就會垮台。



 



神學士攻下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關卡。(湯森路透)


 



新疆問題



 



由於阿富汗與新疆領土接壤,主張新疆獨立的伊斯蘭團體「東突厥伊斯蘭運動」,過去就有成員曾跑到阿富汗參與阿富汗戰爭,是目前中國在新疆最擔憂的部分。



 



王毅在會談中特別強調:「東伊運是被聯合國安理會列名的國際恐怖組織,對中國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構成直接威脅...希望阿富汗神學士同東伊運等一切恐怖組織徹底劃清界限,予以堅決有效打擊。」



 



對此神學士代表團承諾「決不允許任何勢力利用阿富汗領土做危害中國的事情...阿富汗神學士希望中方更多參與阿富汗和平重建進程,在未來阿富汗重建和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東突厥伊斯蘭運動是1993年新疆維吾爾族人在巴基斯坦發起的聖戰組織,宗旨是在新疆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國」,不過成員一直不多。該組織被中國與聯合國都列為恐怖組織。美國曾經將其列入,但在2020年年底川普政府時期將其從恐怖組織名單移除,當時美國國務院說法是這個組織已經銷聲匿跡不再存在。



 



《美國之音》報導稱,2002年美國將之列入是為了換取中國對伊拉克戰爭的支持,然而2003年東伊運首領買合蘇木遭到巴基斯坦軍方擊殺之後,就缺乏傷害中國的能力。但中國持續誇大東伊運的威脅,藉此合理化自己在新疆對維吾爾族人強烈的壓迫與鎮壓。



 





 



中國壓迫維吾爾人的新疆政策在近年逐漸受到國際關注,涉及關押數百萬人的集中營式設施、非法拘禁、拷打、虐待、強迫節育等一系列侵犯人權行為。美國國務院、英國、荷蘭、立陶宛、加拿大等國會認定「種族滅絕」,而美英歐盟等也陸續祭出針對新疆官員的制裁。



 



《路透》報導指出,這次會談顯見神學士獲得國際承認又進了一步,目前神學士除了與美國達成協議之外,在卡達設有辦公室處理與國際交往事務,在七月也曾造訪莫斯科,並且在伊朗派有代表。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此前在新德里訪問時曾表示「如果北京推動和平,就是好事情。」不過對印度來說,神學士背後有巴基斯坦情報機構支持,並懷疑曾容許巴基斯坦訓練恐怖分子攻擊印度。由於擔憂遭到神學士攻擊,印度政府已經於7月11日關閉坎大哈大使館並且撤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