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後歐中】拜登:電動車就是未來 2030年半數新車要「零排放」

陳品潔    2021年08月06日 21:50:00

美國總統拜登5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設定在2030年以前,美國銷售車輛中須有50%屬於「零排放」(zero-emissions),主促進電動車與卡車發展,並在同年計畫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到2005年的一半。



 



預計美國在數年內將推出更嚴格的氣體排放限制政策。拜登在白宮演講提到,汽車產業的未來「就是電動」,「不會走回頭路了」,美國仍須面臨一大問題,在該技術上究竟是「領先還是落後」。



 






 



特斯拉遭冷落 未受邀出席峰會

 



拜登在白宮宣布此消息時,與福特(Ford)、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代表均出席,但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SLA)卻未受邀,連創辦人兼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 )都大喊「真是奇怪」(odd)。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分析拜登蓄意冷落的原因,可能與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勢力有關。該組織代表了三大汽車商,也是出席本會的通用汽車、福特和斯泰蘭蒂斯。



 



傳統汽車行業加入電動車戰場,也象徵舊時代的燃油汽車即將被取代。四年前,不少傳產汽車派代表遊說時任總統川普,抵制「歐巴馬時代」的能源汽車發展目標。然而,如今隨著拜登上任與趨勢的演變,知名汽車業者相繼倒戈,推出電動車款以搶下這塊大餅。



 






 



配套政策、供應鏈穩定成挑戰



 



美國政治雜誌《Politico》報導,若要達成此目標,汽車產業的「零排放汽車」市佔率,必須要比當前增加13倍才得以完成。目前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氫燃料電池電動車等電動車,仍屬於非主流的選擇。



 



三大汽車公司聯合聲明呼籲,拜登政府須頒布配套的汽車電動化政策,包含購買津貼、高密度的充電站、規劃研發預算,以及擴大電動車製造供應鏈並有激勵措施,其目標才得以順利達成。



 






 



車用電子與元件恐仰賴中國市場



 



拜登計畫投入1740億美元加快普及電動車,但也遇上了一些阻礙。國會反對聲浪質疑,若美國境內沒有穩定的供應鏈,汽車製造商將仰賴從中國進口原料。



 



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主席庫里(Ray Curry)則擔憂,各國已競相開始打造屬於未來的電動汽車,該行業處在關鍵時刻,並稱「美國目前落後中國和歐洲」,「我們亟需大量投資」。



 



除了拜登的行政命令外,美國國家環境保護署(EPA)5日提議, 2023車輛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限制將提高 10%,之後幾年再提高 5%。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