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新冠肺炎期間出生嬰兒智商較低

王侑芳    2021年08月14日 15:00:00

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12月爆發以來,從各方面持續影響社會。近期一篇美國教育研究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流期間出生、成長的嬰兒在語言、運動以及一般認知表現上顯著降低,即便孩童未感染病毒,新冠肺炎也將對其發育產生負面影響。



 



研究推測可能原因,在家工作的父母照顧孩童時將承受更多心理壓力,包含感染病毒和失業的恐懼。另外,孩子也會錯過和其他兒童的互動的機會,這可能影響兒童神經發育。本研究尚未經過同儕評閱(peer review)。



 



兒童失去刺激與互動機會



 



《衛報》報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各國政府紛紛將企業、托兒所、教育機構和遊樂場等公共場所關閉,家長可能同時兼顧「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WFH),以及全天候照護家中的兒童。



 






 



這對父母、嬰兒雙方有極大影響,前者須在工作和育兒的雙重壓力下取得平衡,後者則失去接受更多刺激和互動的機會,也讓他們面對壓力更大的照護者,影響幼兒認知發展。



 





 



研究顯示,在疫情發生前的十年期間(2011年至2019年),3個月至3歲兒童平均智商為100左右,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出生的兒童的平均智商僅 78。



 



家長承受更多心理壓力



 



主要作者布朗大學兒科(Pediatrics)副教授德奧尼 (Sean Deoni)表示,疫情期間出生嬰兒的認知發展測驗分數「低得驚人」。他警告,除了嚴重的認知障礙之外,這個情況並不常見。



 



分數下降的主因可能是家中提供的刺激有限、缺乏與外界互動,且當父母(或主要照顧者)承受更大的壓力時,孩子能獲得的關注就更低。對孕婦而言,到醫院產檢也會增加母親的壓力、焦慮和抑鬱。家庭社經背景較差的孩子受到的影響更大。



 





 



研究者以美國羅德島州(Rhode Island)672名兒童為樣本,其中188人出生於2020年7月之後,308人出生於2019年1月前,而176人出生於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之間。納入研究的兒童皆足月出生,無發展障礙,大部分是白種人。



 



倫敦大學兒童健康教授史帝文森(Terence Stephenson)指出,本研究填補了嬰兒教育研究的缺口,與疫情期間對財務狀況、就業情形和健康影響的研究結果相符。



 



不過,作者也補充無法確定這個影響是否將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消退、社會回復到相對開放的狀況而得到改善。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