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界稱為「華為公主」的集團財務長孟晚舟(Meng Wanzhou),在2018年12月初入境加拿大溫哥華,遭該國警方逮捕拘禁至今,引發全球媒體和政府關注,其所面臨的洗錢與引渡案件,卻在各方角力下、延燒3年遲遲未能定案。
雖然中國多方施壓和威脅,加拿大法院並未拘禁孟晚舟,而以24小時監控與配戴電子腳鐐方式,限制其自由和管控她的居住地。
《路透》(Reuters)報導,一場已被多數人視為鬧劇的孟晚舟案,18日在加拿大溫哥華進行是否引渡美國的最終庭審。
孟晚舟辯護團隊多次提出「程序濫用」,認為加國政府不顧既定事實,在政治煽動下、刻意忽略指控內容的重大疏漏與陳述,強行拘留孟女士至今;然而當庭審落幕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將在近日做出裁決,決定是否將她交給美國政府。
Meng Wanzhou’s extradition lawyers call US fraud case implausible, unprecedented, fatally flawed, in final push for release https://t.co/IjTEIYdYIF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SCMPNews) August 13, 2021
Mme. Meng Wanzhou has been arbitrarily detained by Canada for almost 1000 days. She is both a daughter and a mother. Where are the human rights of Meng and her family?
— Hua Chunying 华春莹 (@SpokespersonCHN) August 19, 2021
庭審後不久,華為集團發出聲明,強調加拿大政府濫用法律程序,造成孟女士的權利受損,唯一補救方法就是即刻中止引渡程序。
「在法庭現場報道該案的媒體提到,針對美國對孟女士提出的指控,法官持「懷疑態度」,並稱這些指控「不清楚」、「不尋常」。
從法官聽取的證據可看出,本案沒有欺騙行為,沒有造成任何損失,甚至沒有一個合理的風險因果論述。孟女士的演示文稿與據稱滙豐銀行所遭受的任何損失之間沒有因果關係。」
判決大致有三個方向:允許孟晚舟返回中國、引渡赴美和檢方再次上訴;雖然不少律師和司法界傾向釋放孟晚舟,可其背後錯綜複雜的國際政治矛盾,外加中美貿易對立,加拿大政府是否能不理會這些壓力和輿論,讓「華為公主」離開,也讓近日的法院判決、成為中美加三國高度關注的焦點話題。
The Canadian extradition case initiated by the US continues to drag on mercilessly, esp. for the two hapless Canadians held hostage by the PRC in deplorable conditions. Here’s an essay that reveals the complexities of a difficult and unusual situation. https://t.co/UWMsHTgxlz
— Jerome Cohen 孔傑榮(柯恩) (@jeromeacohen) August 21, 2021
現年46歲的孟晚舟,是任正非的掌上明珠,之所以不同姓氏,據傳是孟晚舟自己選擇,與母親孟軍同姓。
大學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1993年進入華為工作,從總機和文件印刷這類基層的工作做起,還擔任過祕書、銷售、客服、做產品目錄、參展事務等多種跨領域的職務。
歷練4年後返回母校,攻讀會計碩士學位,並轉入華為的財務部門,一步步推動企業財務改革,對整個大集團的「系統」能更順暢的運行,她也陸續爬上帳務管理部總裁等職務。
由於和父親不同姓,加上性格相對低調,讓孟晚舟的身份在華為內部一直是個「謎」。加上任正非嚴厲帶兵風格,即使對於掌管財務系統的女兒,也一樣會破口大罵。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