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動貿易戰報復設立台灣代表處 暫停立陶宛食品進口

盧睿鋐    2021年08月23日 12:00:00

台灣即將在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設立代表處,引發中國不滿,除召回大使表示抗議,也下令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旗下的「中鐵集裝箱」,取消原定送往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的貨運。



 



中國對立陶宛的報復措施並未停止,《波羅的海時報》(The Baltic Times)22日報導,中國已暫停立陶宛食品的出口批准程序。



 





 



立陶宛國家禽畜及食物監管處(SFVS)主任史塔克夫休斯(Mantas Staskevicius)表示,該國尚未收到任何出口到中國的牛奶、肉類或其他產品出問題的報告,但有跡象顯示中國已採取行動。



 



他透露,中國在7月時曾聯繫他們,提出該國不符合貿易規定的清單,其中有一家啤酒出口商被除名,不准出口產品到中國。



 



自2021年初以來,立陶宛和中國在飼料、非動物產品和食用內臟的出口批准談判上變得越來越困難,最後完全停止。史塔克夫休斯強調,中國並未告知產品哪裡出問題就停止批准,事前也並未收到立陶宛食品將禁止出口到中國的通知。



 





 



新冠肺炎爆發時中國曾評估立陶宛的疫情以及防疫措施,當時並未質疑該國的防疫狀況,史塔克夫休斯認為,假如中國決定對立陶宛關閉中國市場,那將會是很奇怪的事情。



 



立陶宛乳製品集團「Rokiskio Suris」的執行長特魯帕(Dalius Trumpa)表示,該公司最近才和中國公司簽合約,經由鐵路出口乳製品到中國,「目前還沒收到來自中國夥伴的任何通知,假如鐵路貨運停止,要如何出口產品到中國將成為大問題。」



 



一旦鐵路運輸停止,該公司可能會考慮透過海運出口產品到中國,到時將耗費更多時間、成本更貴。



 



立陶宛肉類加工商「Krekenavos Agrofirma」同樣也沒收到中國停止進口產品的通知,但擔心會成為中國、立陶宛政治糾紛的人質。



 



立陶宛國家禽畜及食物監管處統計,該國在2020年出口472噸的牛肉、7700噸乳製品以及625噸的水產品到中國,2021年初到8月為止則出口553噸的牛肉、3900噸的乳製品以及80噸的水產品。



 



中國、立陶宛的政治紛爭尚未停止,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1日和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通電,表示會堅定地和作為北約、歐盟盟國的立陶宛站在一起,也支持該國回應中國的脅迫行為,稱中國對立陶宛單方面施壓、侵略的行徑無法接受。



 






 



兩國在聲明中強調,將會採取雙邊行動來因應中國的報復,但未透露會採取怎樣的行動。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