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歲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深受英國民眾的支持與愛戴,在全球亦享有高人氣。
年邁的女王身體健壯、仍在做王室工作,但對於女王駕崩的後續事宜,英國政府也未雨綢繆、事先有所計劃。
關於英國女王駕崩後的「倫敦橋行動」(Operation London Bridge)計劃2017年首度在《衛報》(The Guardian)被報導出來,如今美國政治刊物《Politico》取得該計劃的完整機密檔案,內容說明了國葬安排的細節與規模、官方社群媒體的管制以及政府擔憂其是否有足夠資源執行該計劃等。
Documents obtained by POLITICO lay out how Britain will respond when Queen Elizabeth II passes away.
From funeral arrangements to communication with the press, the plans explain the procedures in granular detail. https://t.co/pmreiMFtVA
— POLITICOEurope (@POLITICOEurope) September 3, 2021
根據《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在社群媒體方面,王室官方網站將改為黑色畫面,並附上確認女王去世的簡短聲明。
英國政府的網站和社群媒體都將放上黑色橫幅悼念,除非得到上級許可,否則不會發布非緊急內容並禁止轉推貼文。
在英國,女王去世當天將被稱為「D-day」,隨後的每一天則是「D+1」、「D+2」,以此類推。英國國會以及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轄下的立法機構將休會。
機密檔案對於女王喪禮的流程亦有提供細節,女王的棺木將從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送至西敏宮 (Palace of Westminster),放置在靈柩臺(catafalque)上供公眾瞻仰遺容3天,每天開放23小時。貴賓則會發放特定時段的門票。
國葬將在女王逝世10天後舉行,被稱為「全國哀悼日」(day of national mourning),但該日非屬公共假日,如果在週間進行,雇主可以斟酌決定是否讓員工放假,在週末舉行則不會另外補假。
檔案也為先前《衛報》的報導增加細節,會有公務員以「倫敦大橋倒了」(London Bridge is down)的代號向首相告知女王的死訊,同時由《新聞協會》(PA Media)發布快訊消息。
此外還有關於查爾斯王儲(Prince Charles)繼位的「大潮行動」(Operation Spring Tide)的細節以及公眾情緒反應的推測,例如唐寧街若未在10分鐘之內降半旗,可能會引起公眾憤怒。
女王的逝世勢必會引起全球的關注,英國政府對該事亦將嚴陣以待,如:外交部要擔心如何管制大量入境的遊客、內政部要預防潛在的恐怖攻擊發生、運輸部則要處理人群擠爆倫敦,造成混亂的交通狀況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