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請求駐美單位正名為「台灣代表處」 拜登政府正嚴肅考慮

國際中心    2021年09月11日 08:27:00



英國《金融時報》11日披露,拜登政府正在考慮容許台灣正名位於華府代表處的名字,從原本「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Office,Tecro)改為「台灣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



 



報導指出,多位人士透露拜登政府正嚴肅考慮來自台灣方面的請求,而且獲得國安團隊亞洲事務官員的大力支持。其中印太事務協調官(又被外界稱為印太沙皇)的坎博(Kurt Campbell)也支持該提案。不過最後決定仍需要拜登簽署行政命令。



 



若改名肯定會激怒中國,而拜登總統才在10日與習近平進行半年多來首次通電話,表示雙方有責任要「競爭不會演變成衝突」,中國方面聲稱拜登在電話中承諾無意改變一中政策。



 






 



目前台灣與白宮都還沒有對此做出評論,而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則強烈表示「台美雙方的官員交流必須馬上停止,美國必須停止發出錯誤訊號給台獨勢力,或者任何企圖挑戰中國底線的人,並且謹慎處理台灣相關議題,避免嚴重破壞中美關係以及台海和平。」



 



報導指出,改名將會是蔡英文總統巨大的外交突破,反擊在2017-2019年間,在約旦、奈及利亞和厄瓜多爾等七個國家被迫把台灣或者ROC名字從當地辦事處中移除,外交壓力明顯來自北京。但在2021,台灣成功獲得立陶宛支持,將在該國開設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辦公室,立陶宛此舉遭到中國強烈反對,並且對立陶宛祭出多項制裁措施,甚至互相撤出彼此大使。



 



若台灣在華府的代表處能正名為台灣,將會有指標性意義,讓其他國家也更方便跟進。報導透露其實台灣早在川普政府任期內就跟美方討論此事,直到三月才正式向美方提出申請,一名台灣官員告訴《金融時報》台灣在這問題上已經推動一段時間了。



 






 



熟悉此事的美方官員透露癥結點在於改名是不是這樣象徵性的舉動會造成中國跟台灣和美國關係緊張,但卻沒有太多實質收穫。



 



美國方面智庫方面支持反對聲音都有,例如馬歇爾基金會的台灣研究員Bonnie Glaser就認為雙方應該專注於有實質意義的行動,而不是象徵性舉動來刺激中國。但一名小布希與川普政府時期的亞洲事務官員Randy Schriver認為,改名事情很小,北京反應不可能太大,而美國應該給台灣朋友在名字上面一些尊重,讓台灣機構用自己想用的名稱。



 



報導更指出,台灣與美國高階官員將在馬里蘭州舉行「特別管道」(Special Channel)的討論,這是首次拜登政府與台灣高階官員面對面會談,台灣方面出席的有國安顧問以及外交部長吳釗燮。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