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北海(North Sea)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儲藏,讓挪威能藉此維持長年優渥的社會福利制度,並藉此成立鉅額的主權基金,為國家創造更多財富和收入。但近年隨著環保意識與氣候變遷議題興起,身為歐洲最大油氣出口國,挪威政府的未來規劃,也在本屆國會大選中備受外界關注。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將在13日舉行國會改選,重新選出169位議員和決定新政府的挪威,隨著要求終止出口與開採油氣的綠黨(Green party),聲勢支持率不斷上升,也讓歐洲和各國開始注意,這個北歐產油國的選舉,新政府究竟會如何平衡,誘人的「黑金」財富和環保議題之間的矛盾。
It’s election day in Norway.
Nine parties vying for 169 seats in Stortinget, Norway’s parliament.
The main campaign issues have been climate/energy and social inequality.
Now the voters decide!#valg2021 #sametingsvalg pic.twitter.com/oZJz7n05Z0
— Richard Wood ?? (@RichWoodUK) September 13, 2021
UN IPCC's latest report “code red for humanity” turned #Norway's?? election into a climate election, exposing deep splits on climate b/w coalition partners on the left. Greens, socialists & a hard-left party line up vs #oil friendly Labour & Centre parties https://t.co/BneYHs8Upo
— Carbon Tracker (@CarbonBubble) September 13, 2021
當地最新民調顯示,執政八年的保守黨首相瑟爾貝克(Erna Solberg),面對左派工黨領袖斯特勒(Jonas Gahr Store)的挑戰,恐怕無法取得足夠過半優勢,繼續延長執政時間。
上屆國會中僅獲得一個席次的綠黨,能否借助此次環境議題熱度,擴大席次和影響力,甚至搶到在新聯合政府內閣的位置,勢必將成為衝擊挪威未來油氣政策走向的變因之一。
在專訪中、挪威綠黨發言人赫姆斯塔德(Arild Hermstad)表示,聯合國與眾多研究都顯示,全球環境議題非常嚴峻,石化燃料已經不再符合需求,「我們呼籲政府能聽進建議,停止出口北海油田的油氣,並在2035年前全面封存不再進行開採!」
– Alt som har kommet fram så langt, tyder på at det blir omtrent like lukrativt å lete etter olje med dette forslaget, sier @Uneaba https://t.co/iIylg1Zoqv
— Miljøpartiet De Grønne (MDG) (@Partiet) September 2, 2021
只不過,在現實利益面前,恐怕無論保守黨或工黨贏得大選,要想輕易放棄「黑金財富」,絕對不是輕鬆容易的決定。
挪威政府數據顯示,石油天然氣出口、佔總體貿易約4成,相關產業鏈養活超過20萬人,等於總勞動力7%比例,其中產生的鉅額收入,更讓挪威打造全球最大的主權基金,市值超過1兆英鎊(約新台幣38兆2600億元)。
最大的壓力源除了國內輿論和民團,還有鄰居丹麥的新政策,哥本哈根日前宣布,該國將在2050年前、全面停止探勘與生產石化燃料,並將投入更大資源研發再生能源。
事實上,在再生與綠色能源普及上,挪威並未因為產油國身份而落後。相反地,該國高達95%自產電力,都來自水力發電;同時給予獎勵措施,讓當地新出廠的電動車比例,幾乎達到7成以上,顯示出挪威平衡石化燃料與環保的努力。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