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屆聯合國大會於14日開幕,21日到27日進行一般性辯論,100多個成員國領袖將在會中發表演說。會中將著重討論人權問題、新冠肺炎及氣候變遷等議題。
綜合外媒報導,各國領導人20日召開聯合國氣候變遷特別會議,但進展「微弱」、並未承諾減少氣體排放的目標。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屆大會各國代表團的規模較小,至少有60國的領袖選擇透過視訊發表演說。另一方面,聯合國官員透露,美國總統拜登將於當地時間21日發表演說,屆時或將協助解決聯合國氣候基金短缺的問題。
已開發國家在《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承諾,自2020年起每年要提供開發中國家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7807億元)的氣候變遷基金,但目前仍有大約200億美元的缺口。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表示,將在6周內舉行氣候變遷談判議程以逐步兌現《巴黎協定》所提出的承諾,11月也將舉辦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我們需要採取果決的行動避免氣候災難,為此需要團結一致」。
會議中馬紹爾群島、馬爾地夫等較弱勢的國家希望已開發國家能夠提供資金來因應氣候變遷,而本次會議僅有21位國家元首參加,和原本預計的35到40人有落差,但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中國、美國、印度及俄羅斯均有派出代表。
古特雷斯指出,聯合國將於11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Glasgow)召開第26次締約方氣候峰會「Cop26」,本次會議將決定《巴黎協定》後的下個目標。
到時候古特雷斯會提出三個目標:2030年全球碳排放量比2010年減少45%、每年富國向窮國提供1000億美元的財政援助、其中一半資金將協助窮國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
一位不具名聯合國官員透露,各國在減少排放暖化氣體的議題上進展緩慢,有好幾個國家尚未更新減少排放量的目標數字,但他們正在履行。該官員並未透露這些國家的名單,只說至少有排名第一的中國和排名第三的印度。
古特雷斯表示,「除非我們集體改變方向,否則六周後將舉行的大型氣候談判可能會失敗」。
英國首相強森向各國領導人指出,「造成問題的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而世界最小的經濟體則遭受最嚴重的後果」。他認為各國領導人應該要致力於減少燃煤發電以及內燃機,並停止濫伐森林,富裕國家則需要兌現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的承諾。
古特雷斯和德國環境部國務秘書弗拉斯巴特(Jochen Flasbarth)指出,全球氣候變遷基金出現200億美元(約新台幣5556億元)的短缺,其中小島國家在2020年分配用於應對氣候變遷的資金就減少25%。
聯合國17日公布報告,指出現行全球減碳的承諾讓全球氣溫自前工業化時代以來上升了攝氏2.7度,甚至超出《巴黎協定》將升溫限制在攝氏2度的目標。
聯合國官員透露,他們從美國代表聽到關於氣候基金的好消息,美國可能會加緊支持、協助募款千億美元。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