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哨者控訴:臉書未盡責掃除仇恨言論與假訊息、間接促成國會山莊暴動

盧睿鋐    2021年10月04日 19:30:00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社群媒體巨頭臉書(Facebook)一名前僱員3日指控臉書利益至上、未盡責打擊仇恨言論及假訊息,導致有心人士用來規劃國會山莊暴動,稱她的律師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提交至少8份指控。



 



此前,臉書旗下的應用程式「Instagram」遭《華爾街日報》披露對青少年用戶的心理健康有不良影響,美國參議院也在9月30日召開聽證會質詢。



 





 



控訴臉書大選後關閉安全機制 有心人士在臉書上策劃暴動



 



這名吹哨者為臉書前產品經理郝根(Frances Haugen),她在3日接受CBS電視節目《60分鐘》的訪談時,坦承她是臉書內部的吹哨者,曾向華爾街日報提供公司內部的報告,讓IG一案曝光。



 



郝根指出,臉書在打擊平台上的仇恨言論以及假訊息方面謊稱有所進展,但該公司卻在美國大選後關閉安全機制,還被有心人士用來策劃1月6日爆發的國會山莊暴動。



 





國會山莊暴動支持者聚集在國會前,警察嚴守以待。(湯森路透)


 



臉書也發布聲明,對郝莄的爆料提出異議。發言人皮奇(Lena Pietsch)表示:「我們會持續改進以處理假訊息、有害內容。」她認為郝莄所說、臉書鼓勵惡意言論、對仇恨言論袖手旁觀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臉書全球事務主管克萊格(Nick Clegg)痛斥郝莄的說法荒謬、誤導性,強調臉書早已開發領先同行的平台工具,透過刪除仇恨言論、減少有害言論的傳播,讓平台上仇恨言論的傳播率降到0.05%以下。



 






 



克萊格表示,很多因素造成美國政治兩極化,這也是學術界的研究主題之一,但至今尚未達成共識,現有的證據也無法支持臉書或社群網站導致政治分化的觀點。



 



發覺公司利益至上 對仇恨言論、假訊息無作為



 



郝根在個人網站上透露,在臉書任職的期間,對於公司「將利益置於公共安全之上」的決策感到訝異,認為此舉將民眾的生命置於風險之中。接著,她冒著巨大風險,選擇當個吹哨者、公布臉書的錯誤行為,「我看過很多社群網站,但臉書比我看過的都還要糟糕。」。



 





臉書旗下的應用程式「Instagram」。(湯森路透)


 



《華爾街日報》作家豪維茨(Jeff Horwitz,)也在推特上證實此事,稱她是這一連串事件背後的消息來源。



 



郝根在《華爾街日報》的訪談中指出,當初她之所以會進入臉書工作,是想要協助該公司解決平台上存在的問題,但適得其反,她逐漸懷疑她的團隊是否能在公司發揮影響力,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資源,公司也把用戶成長看得比找出平台問題還要重。



 





 



郝根決定在工作的第二年辭職,但在離開公司以前,她認為應該要讓立法者及監管單位知道她在公司內部發掘的問題,「如果人們只因我的所作所為就厭惡臉書,那我就失敗了。我相信真相與和解、需要承認現實,第一步在於記錄。」



 



她決定在5日前往國會作證,並向證券交易委員會尋求吹哨者保護機制的幫助。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