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諾貝爾獎】複雜系統理論、氣候變遷模型 物理獎由日德義三國學者共享

李靖棠    2021年10月05日 17:50:00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即將在台北時間5日17時40分,由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眾所矚目的物理學獎(2021 Nobel Prize in Physics)得主。



 



2020年物理獎由牛津大學退休教授潘諾思(Roger Penrose)、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安德莉亞(Andrea Ghez)和德國天文學者根策爾(Reinhard Genzel)3人共同得獎,鼓勵他們對「黑洞和廣義相對論研究」的傑出貢獻。天文物理學已連續兩屆獲選物理獎,2021年是否依然是天文學者奪得,引起外界高度關注。



 





 



2021諾貝爾物理學獎5日公布,由帕里西、哈塞爾曼和真鍋淑郎3名物理學家共同獲得。



 



其中哈塞爾曼和真鍋淑郎兩人,因為打造物理模型預測地球環境變遷,讓科學家能準確與可靠的預測溫室效應;帕里西則是因為發現複雜系統(complex physical systems )的失序因子而獲獎。



 






 






 



帕里西(Giorgio Parisi)任職於羅馬大學,該國知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哈塞爾曼(Klaus Hasselmann)則是德國知名的海洋學家和氣候模型建立者,任職於哥廷根大學;真鍋淑郎則是日本氣象學者,是普林斯頓大學大氣海洋科學教授。



 



根據瑞典皇家科學院和委員會解釋,帕里西發現物理學複雜系統中失序模式,為該理論奠定基礎;而做為德國知名海洋學家的哈塞爾曼,則是打造一款連結天氣與氣候變遷的物理模型,其論點被用來證實,人類活動和碳排放確實造成大氣溫度上升。



 



至於長年研究大氣學的真鍋淑郎,則是發現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會導致氣溫上升的關聯,也成為當前研究地球暖化和氣候變遷模型的基礎理論之一。



 





2021諾貝爾物理獎由日德義三國學者共享,主要研究領域涵蓋:複雜系統和氣候變遷模型。(湯森路透)


 



由諾貝爾(Alfred Nobel)本人於1895年留下的遺囑中,設立的5個獎項:生醫、化學、物理、和平與文學獎;另外在1968年由由瑞典中央銀行以創立300年為名,增設經濟學獎,讓諾貝爾獎項目增加至6種。



 






 



獲獎者除將親赴瑞典領獎,亦可獲得國際諾貝爾獎基金會(International Nobel Foundation)頒發的高額獎金,2017年獎金已調漲至9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347萬6000元)。



 






諾貝爾獎得主的獎牌。(湯森路透)




 



唯一不是由瑞典科學院頒發的獎項是和平獎,該獎項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選出得主,並在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紀念日)於奧斯陸頒發。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