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報》(The Guardian)報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一篇研究「全球城市人口暴露在極端高溫」(Global urban population exposure to extreme heat)指出,1980年代以來,暴露在城市極端高溫和濕度的人口數增加2倍,這表示全球有1/4人口處於致命的高溫之中。
研究將極端高溫定義為至少攝氏30度以上,並使用紅外線衛星圖觀察1983年至2016年間,全球13,115個城市每日天氣狀況和超過攝氏30度的天數,接著將溫度與同期城市人口相匹配。
目前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都市中,大量人口集中於都市、高度開發的結果是植被減少,混凝土和瀝青等建材的表面則吸附熱量,使得城市地區的溫度升高。
主要作者、哥倫比亞大學地科研究所的研究員圖爾霍斯克(Cascade Tuholske)表示,城市升溫所引發的影響層面相當廣泛,不僅增加發病率和死亡率,更加劇健康問題,同時影響人們的工作能力,導致經濟產出下降。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and global warming are increasing exposure to extreme heat in cities, aggravating health problems and making moving to urban areas less beneficial for the world's poor,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https://t.co/4Z8YXPlSa3
— AFP News Agency (@AFP) October 4, 2021
圖霍爾斯克指出,這些高溫城市代表了人類文明的演進模式。然而,尼羅河、兩河流域、恆河等「大河文明」地區現在可能變的無法居住,「人們真的想住在那裡嗎?」
研究人員將極端氣溫天數乘以城市人口數稱作「person-days」。「person-days」從1983年的400億飆升至2016年的1190億,成長了3倍。
其中孟加拉的首都卡達,是受到最嚴重影響的城市之一。1983年至2016年間,卡達人口急劇增加,孟加拉國首都經歷了5.75億person-days的極端高溫,其他人口快速增長的城市包含中國上海和廣州、緬甸仰光、泰國曼谷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杜拜。
研究將全球溫度上升的原因,三分之二歸因於城市人口增加,三分之一則歸因於全球暖化。
Nearly 25% of world population exposed to deadly city heat https://t.co/DF9ObIxif9
— Guardian news (@guardiannews) October 4, 2021
與此同時,美國約有40個大城市的高溫暴露也迅速增加,包含德州的休士頓、達拉斯沃斯堡、聖安東尼奧和奧斯汀,佛羅里達州的彭薩科拉,內華達州的拉斯維加斯、路易斯安那州的巴頓魯治和查爾斯湖以及羅德島。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