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昂貴僅3艘現役 美海狼級核潛艦「康乃狄克號」引全球關注

李靖棠    2021年10月12日 20:55:00

美軍現役海狼級(Seawolf-class)核動力潛艦「康乃狄克號」(USS Connecticut, SSN-22)2日在南海衝撞不明物體,造成艦上十多名士兵受傷,目前返回關島、返回船塢進行維修,也讓這艘潛艦再次引起全球關注。



 





 



作為洛杉磯級(Los Angeles class)繼承者,美國以獵殺威脅前蘇聯(USSR)颱風級潛艦(Typhoon class)為目標,啟動新一代潛艦設計方向,讓海狼級不但具有深海作戰優勢,也能支援淺灘攻擊,並藉由艦身設計,讓其潛航期間能更安靜,降低被聲納偵測的風險。



 






 



最早計畫以10年時間,打造一支配備29艘潛艦的艦隊,後來腰斬剩下12艘的規模,但適逢蘇聯解體、冷戰(Cold War)落幕,讓這批以蘇聯為假想敵的新式潛艦,遭到華府以造價過高為由,最終僅打造三艘就落幕。



 



此次新聞事件的主角,駐紮在華盛頓州的「康乃狄克號」,是海狼級二號艦,1992年開始打造、1998年正式編列服役,由通用電船負責建造,估計造價約為30億美元(約新台幣844億8500萬)。



 





從2005年服役至今、海狼級第三艘潛艦「卡特號」準備返回母港。(圖片取自美國海軍)


 



康乃狄克號全長107公尺,滿載排水量為9137公噸,由輕水核子反應爐提供核子動力。潛航最快速度可達35節,最多能搭載133名官兵登艦。



 



武裝設備上,康乃狄克號裝載8組魚雷管,可攜帶至多40枚魚雷;此外,與其他兩艘海狼級潛艦一樣,也能搭載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協助友軍進行陸地目標打擊任務。



 





 



這艘稀有的潛艦,曾與華盛頓大學實驗室合作,前往北極圈進行科學探測,沒想到在破冰升航期間,誤闖北極熊棲息區域,造成船艦遭遇北極熊攻擊。



 






 



服役21年後,康乃狄克號重返船塢進行延壽升級,美軍耗資1700萬美元(約新台幣4億7849萬元),改善艦體和內部老舊系統設備,卻沒想到升級兩年後,卻在南海海域遭遇撞擊事故,再次得入廠進行維修。



 



海狼級系列除了康乃狄克號,還有1997年服役的一號艦「海狼號」(USS Seawolf),以及2005年服役的三號艦「卡特號」(USS Jimmy Carter),三艘都駐紮在華盛頓州。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