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比特幣採礦在2019年9月達到最高峰,占全球開採份額的四分之三以後,近來劍橋比特幣電力消費指數(CBECI)研究表明,中國的挖礦所占的比率已降至幾乎為零,美國取而代之。
「礦工」以耗費巨大電力與設備的方式,將計算能力處理區塊鏈,並獲得比特幣作為報酬,整個過程又被稱為「挖礦」。它沒有中央銀行保證的法償能力,所擁有的價值皆由支持者賦予,可以使人一夜致富,一夕之間成為泡沫也不無可能。
Data just out from Cambridge shows the U.S. is now the world's #1 destination for #bitcoin miners, beating out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Meanwhile China's share of global hashrate drops to zero for July 2021.https://t.co/vQMc9sd606
— MacKenzie Sigalos (@KenzieSigalos) October 13, 2021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6月21日召集工商、建設、農業、郵儲、興業等大型銀行和支付寶等協力廠商支付平臺,要求金融機構從今起嚴格落實中央對比特幣的監管規定,不得再提供帳戶開立、登記、交易、清算、結算等服務。中國人民銀行9月24日更宣布,所有加密貨幣相關交易均屬非法金融活動。
劍橋大學替代金融研究中心(Cambridge Centre for Alternative Finance)研究指出,中國6月打擊虛擬貨幣後,最初使全球採礦下降了38%,但在7月、8月隨即面臨反彈,「中國的採礦設備可能已成功轉移到海外」。
截至8月底的近4個月數據顯示,全球第一的比特幣開採地點位於美國(35.4%),哈薩克(18.1%)第二,俄羅斯(11%)緊接其後。美國比起2020年同期,一年內開採能力爆增了428%。
China’s regulatory crackdown took them off the map for crypto. It’s a cautionary tale—and we can’t allow it to be repeated in the U.S. https://t.co/AsG4WIitAP
— Tom Emmer (@RepTomEmmer) October 13, 2021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由於其匿名、去中心化、耗費大量電力等種種因素之下,中國政府明確反對加密貨幣發展。與此同時,中亞國家哈薩克張開雙手迎接這些公司,自4月以來所占的比率上漲了超過1倍,但也為該國的供電情況帶來壓力。
根據估計,比特幣採礦占全球電力消耗的0.45%。礦工必須四處找尋電力相對廉價的地區以降低成本,也造成許多環境問題,包含加速碳排放、留下數千噸電子垃圾等。
US leads world in bitcoin mining after China crackdown sends industry overseas https://t.co/ELs5tgzVPf
— Guardian US (@GuardianUS) October 13, 2021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