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卸任前打電話告別習近平 但警告德企要分散亞太市場

國際中心    2021年10月14日 13:50:00

德國總理梅克爾即將在月內卸任,13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任內最後一次通電。





 



德國大選已經在9月底揭曉,由社民黨獲得最多席次,目前各黨派正在進行組閣談判,而梅克爾的基民盟很可能不會繼續執政。梅克爾此前已經表示將卸任退休,結束16年的總理生涯。



 



13日,梅克爾與習近平通電話,這將是梅克爾任內最後一次與習近平通電。根據中國外交部新聞稿,習近平在電話中稱呼梅克爾為「老朋友」,表示「中國的大門隨時向你敞開。希望你繼續關心和支援中德、中歐關係發展。」



 



習近平讚賞了中德關係發展,表示「願同德方保持高層交往,增進相互瞭解和人民友誼,深挖傳統領域合作潛力,積極開拓能源轉型、綠色和數位經濟等務實合作新領域,推動中德合作走深走實。」



 



梅克爾則表示「我對我們十多年來的每次交往都記憶猶新。我們就共同關心的問題坦誠深入交流。」並指出「歐盟應獨立自主發展同中國的關係」,並強調「雙方可以就彼此存在差異和分歧的問題加強對話交流,相信歐中關係能夠克服各種複雜因素繼續發展。」



 



雙方也提到2022年將是中國與德國建交50周年。



 






 



分散市場



 



在梅克爾任內,中國與德國關係快速進展,由於德國汽車產業依賴中國市場,梅克爾任內一直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然而與中國的關係近來越來越受到德國國內輿論重新檢視。



 



德國媒體《德國之聲》指出,梅克爾在13日同一天另外一場會議當中,呼籲德國企業「在亞太地區分散市場不要只依賴中國。」



 



梅克爾向印太德國商貿協會表示,「50%的德國在印太的對外投資都集中在中國...我們不應該忽略印太不僅僅只有中國而已。」同場的德國西門子總裁Roland Busch也表達相似看法。

 



數據顯示,德國的最大出口國是美國(9%),中國排第三(7%)。中國則是德國的最大進口來源國,2020年有1163億歐元的進口額。加總起來中國連續五年都是德國最大貿易夥伴。



 



報導指出,梅克爾越來越被批評對中國軟弱,尤其是近幾年來,中國侵犯新疆人權、在香港施行國安法破壞一國兩制承諾等,引來不少國際批評,但梅克爾政府鮮少對這些事情表態。



 



一個關鍵性事件是德國推動歐盟與中國完成簽署「中德投資協定」,但送到歐洲議會因為中國制裁挺新疆議員,歐洲議會決定凍結審查直到中國取消制裁。



 





 



外界認為新一屆的德國政府若納入綠黨,很可能對中國展現更強硬姿態,綠黨是德國政壇上對中國最為批評的政黨,此次大選拿下118席,比上次大幅增加51席,有望加入聯合政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