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報導稱,高收益的中國房地產海外債劵出售已經趨近為0,由於恆大在過去三周內連續違約,至今沒有解釋,國際投資人幾乎避開交易相關標的。
自從恆大在9月23日違約未能支付美元計價的海外債劵利息8350萬元後,僅有一家中國地產生成功向海外投資人出售債劵,導致國際投資人擔憂恆大等中國地產商會陸續破產。海倫堡控股(Helenbergh China Holdings)在10月出售了1.02億美元債劵。
恆大過去一個月以來已經連續三次違約未支付利息,包括9月23日8350萬美元、29日4750萬美元,以及10月11日三筆加總約1.5億美元。
報導指出,投資人表示除非北京當局介入,不然情況可能會越來越差。然而從今年中恆大爆發債務危機以來,北京一直避免直接介入,反而採取約談、要求其他房地產收購恆大資產等方式,嘗試解決恆大債務危機。
Evergrande default fears drive Asia junk bond yields to decade highs https://t.co/6QVCJu7qng
— Financial Times (@FT) October 12, 2021
一名歐洲資深債劵資本市場銀行家表示「市場真的變得異常灰暗。」他預估三分之一負債中的中國房地產企業可能會最終被國際金融市場給拒絕。
他生動的形容「國際投資人大概習慣了介入風格強的政策....他們想看到功夫,結果只看到太極。」暗示國際投資人對於北京遲遲不正面介入感到焦慮。
另外一名香港資產管理專家則認為北京遲早會介入,表示「中國政府想要避免外溢效應,如果你讓開發商金流中斷夠久,問題就會蔓延到銀行部門。」
其實投資人對於恆大違約早有心理準備,但另外一家主攻豪宅的中國房地產商花樣年也爆出違約,卻震驚市場。花樣年在10月4日違約未能支付2.06億美元的離岸債務利息。
恆大目前估計有大約3000億美元債務,但摩根大通認為由於許多項目並未計算在內,實際債務規模可能多出55%。恆大目前到2021年年底有大約5億美元的利息需要支付。
在恆大多次違約之後,一些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再度給中國地產商降級,標普13日下調了綠地控股以及易居控股的信用評級。標普也警告花樣年破產可能會導致交叉違約。
下調信用評級對房地產企業有嚴重影響,會大幅增加在金融市場上的借貸成本,進一步惡化償債能力。
《路透》指出,恆大等越來越多中國地產商的債劵被評為「高收益」等級,也就是「垃圾」等級。標普在報告中指出「我們看到不規則價格修正的風險,可能導致價格大跌,造成房屋擁有者的個人財務損失...可能也會造成投資人在理財產品、簽約商家和服務機構的大規模損失。」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