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遭遇黨內與地方政府強烈反彈 全國房地產稅計畫被迫打折試行

國際中心    2021年10月20日 10:05:00

《華爾街日報》獨家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想開徵全國房地產稅,結果遭遇黨內反彈。



 



中國討論課徵房地產稅已經有數十年時間,不少經濟學家主張房地產稅有助於讓房地產降溫,減少中產階級壓力。但是依賴房地產收入的地方政府卻強烈反對,擔心房價下跌會傷害財政基礎。中國至今沒有全國性的房地產稅,僅有在少數城市對部分房產課稅作為試點措施。而過去40年來,中國原本希望可以公有住宅跟私有化並行,結果僅有在私有住宅上大力進展。



 






 



習近平在2021年年初指派中央政治局常委韓正著手研究全國房地產稅的課題,4月曾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然而在黨內強力反彈下,原本全國規模縮減到只在少數城市試點,並且推行建設公有住宅來當作替代方案。



 



根據方案,原本要在30個城市進行試點,現在預計只在10個城市。稅務級距還在研擬當中,另外部分區域會豁免稅金。而房地產稅法可能在2025年之前都不會通過。



 



可能試點的城市包括上海、重慶等地試行,因為這些城市已經有對第二套房以上課稅。深圳也可能會是試點城市之一,因為深圳總是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點城市。



 



擁有大批網路高科技產業的杭州也可能入選,總部在杭州的阿里巴巴此前響應習近平的「共同富裕」政策,願拿出1000億元人民幣。



 



房地產稅辯論



 



儘管房地產稅遭遇反彈,但習近平年初祭出「三條紅線」措施,限制房地產企業融資已經對房地產業造成嚴重衝擊,小規模房產企業以一天一家的速度倒閉,而大型房地產企業出現債務過高,現金流拮据問題,其中最嚴重為恆大地產,債務高達兩兆人民幣,近期更無法償還美元計價的海外債劵可能進入破產清算。



 



報導指出,40年來的房地產泡沫讓房產價格遠遠超過經濟成長速度,不斷墊高信用融資成本。過去中國官方也有祭出些許措施來減緩漲幅,但現在習近平拿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想制止炒房歪風。



 



黨內反對意見認為,房地產稅會摧毀房產價格,造成消費支出崩跌,並且傷害整體經濟。數據顯示90%的中國都市居民擁有自己房產,80%中國財富跟房地產相關,而房地產業占中國30%GDP,任何價值下降都可能會讓中國居民感到財富縮水。



 



地方政府則認為,由於三分之一的財政收入是基於出售土地,房產稅可能會導致建房需求下降,從而傷害到財政基礎。實際上因為三條紅線措施,地方政府土地出售數量今年以來已經大幅下降。



 



《華爾街日報》還指出反對房地產的聲音跟黨內反對聲音結合起來,是習近平面臨過最大的黨內反對力量。一些黨內退休幹部也上書反對課徵房地產稅,不少退休幹部擁有超過一套房產,表示他們無法支付任何額外的稅金。



 



一名匿名人士告訴《華爾街日報》:徵稅可能變成潛在的社會穩定問題。



 



Rhodium的中國市場研究員Logan Wright則認為,中國政府願意承擔經濟風險,但問題在於願意在房地產業推得多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