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衛星時刻」來臨? 美參謀長:中國軍事能力遍及各領域

陳品潔    2021年10月28日 12:00:00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麥利(Mark Milley)接受《彭博》採訪時指出,對於中國試射超高音速飛彈表達「強烈擔憂」,「我們密切關注此事發展」。



 



麥利並未這場試射定義為1957年蘇聯搶先美國發射人造衛星、成為冷戰太空競賽導火點的「衛星時刻」,但他承認「相當接近」,高超音速的測試是「極其重要的技術事件」。



 



足以突破美軍防禦系統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軍事技術已超越美國情報機構所掌握,中國於7月、8月分別試射了足以搭載核彈頭的超高音速(hypersonic,亦稱極音速)飛彈。



 





高超音速飛彈示意圖。(湯森路透)


 



研發成功後其速度可達音速(每小時1224公里)的五倍,軌跡難以追蹤與預測,具備「飛越南極」能力,也能突破防禦系統主力放在北極的美軍部署。



 



第一次發射在7月27日,中國試射了一枚火箭使用「部分軌道轟炸(fractional orbital bombardment)」系統,推動有核能力的「超高音速滑翔機」(hypersonic glide vehicle)繞行地球。第二次則在8月13日,而該飛行器飛越過低軌道,航向目標,最後偏離目標約32公里。



 



中國的人造衛星時刻?



 



麥利指出,中國軍事能力遠不止於此,其向太空、網路,以及傳統軍事範圍的陸海空內迅速擴張。



 



目前研發並測試超高音速飛彈的國家包含美國、俄羅斯與中國,而中國對於此類先進武器的進展超過美國情報單位所掌握。



 





金融時報中國測試了兩次超高音速導彈。示意圖。(湯森路透)


 



不只美國總統拜登感到憂心,美國裁減軍備大使伍德(Robert Wood)也表示:「我們目前還不知道要如何防禦這項武器,中國不知道,俄羅斯也不知道」。



 



六十多年前,在美國發射人造衛星兩度失敗後,蘇聯成功發射了「史普尼克1號」人造衛星,美國舉國上下感到震撼,其後美蘇展開太空競賽,掀起科技研發狂潮,終在1969年以「阿波羅11號」成功登陸月球一雪前恥,也奠定了全球技術霸主的地位。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