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WHO流行病專家:永久禁山產野味交易、否則10年內還有新病爆發

國際中心    2020年02月13日 10:53:00

新形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下文皆簡稱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逾25國、奪走逾1300條性命。多項研究認為,病毒源頭很可能與人類吃蝙蝠等野味有關。



 



世界衛生組織(WHO)人畜共患病和新發傳染病聯合診斷中心主任、知名傳染病學專家李普金(Ian Lipkin)指出,應該永久關閉野生動物交易市場,並且對野生動物、家畜、屠宰行業進行有效監管。如果不關閉野生動物交易,10年後,可能會有新的疾病暴發。



 



另外,他表示,應建立全球防疫體系,每一個成員國都要共享數據,共同面對人類複雜的公共衛生及健康問題。



 





 



《新京報》指出,利普金素有「病毒獵手」之稱,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學教授。他在1999年暴發的美國西尼羅疫情、2003年中國SARS疫情、2017年印度腦炎疫情中均曾參與防疫。利普金在傳染病領域中率先使用消減克隆和高通量測序,發現和鑑定了800多個與人類、野生動物或家養動物疾病相關的病毒,並發明和實施了一系列診斷平台。



 



中國《新京報》專欄作家張田勘,中國民眾的飲食習慣中,有部分人總認為「家味」沒有野味好。他們認為,吃野味是生活上檔次的體現,也是值得炫耀的表現,也有人一廂情願地認為野味比家味有營養,味道更好。



 



該篇文章稱,在演化進程中,人類馴化和栽培的作物有約1500種,廣義上可分為農作物、園藝作物、林木三類。其中可供人食用的糧食作物有上百種。人類馴化和養殖的動物更少,只有幾10種,但這已經足夠供應和滿足人類對蛋白質、脂肪、糖、無機鹽(礦物質)、維生素、水和纖維素等營養素的需求了。



 





 



WHO:冠狀病毒與菊頭蝠亞種有關



 



世界衛生組織(WHO)11日發布最新疫情報告,武漢肺炎的源頭與其他「已知在蝙蝠間傳播的其他冠狀病毒一樣」和蝙蝠有關,報告更具體來說,新型冠狀病毒與菊頭蝠科下的「菊頭蝠亞種(Rhinolophus bat sub-species)」有關聯。



 



另一方面,報告也指出,這此疫情暴發最初的傳播途徑仍然不清楚,目前最可能的情況是某種中間宿主將病毒從動物身上傳染給人類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