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警告全球媒體 耿爽:惡意抹黑攻擊中國,必付出代價

尚國強    2020年02月21日 11:28:00

3日,美國《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WSJ)刊登一篇由美國學者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撰寫的時論文章,由於文章標題《中國是真正的東亞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涉嫌歧視中國,引發中國強烈不滿,進而在19日驅逐了3名WSJ駐北京記者。



 



2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網路記者會時對此再度發言,耿爽表示,對於公然「宣揚種族歧視、惡意抹黑攻擊中國的媒體,必將付出代價」。



 






 



《華爾街日報》未道歉



 



在這場網路記者會中,《美聯社》記者首先提問耿爽,決定驅逐這3名WSJ記者前,中國是否曾事先透過管道要求《華爾街日報》就這篇時論文章進行道歉?



 



耿爽表示,《華爾街日報》刊登這篇帶有歧視字眼的文章後,中國政府曾多次向《華爾街日報》提出嚴正抗議,強調中國的立場,同時要求《華爾街日報》公開正式道歉,懲處相關人員,但《華爾街日報》「一直推諉、搪塞,既未公開正式道歉,也未查處相關責任人」。



 



耿爽強調,《華爾街日報》必須為言行負責。



 



《美聯社》記者追問中國為何吊銷這三名記者的採訪證件?耿爽反要記者去詢問《華爾街日報》為何要發表這篇惡意攻擊抹黑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章,他指出,中國是依法處理外國記者事務。



 



他話鋒一轉,指稱「那些公然發表辱華言論、宣揚種族歧視、惡意抹黑攻擊中國的媒體,必將付出代價」。



 





 



不認同這樣的「言論自由」



 



日本《共同社》記者隨後提問,中國是否知悉《華爾街日報》社長路易斯(William Lewis)事後發表聲明指稱引發爭議的這篇時論文章屬言論自由範疇,提供機會發表各種意見?



 



對此,耿爽反問,難道發表公然侮辱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歧視性文章,就是所謂的言論自由嗎?「《華爾街日報》的這篇文章,不僅引起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也遭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譴責。」



 



美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記者則要求耿爽具體說明中國的「嚴正交涉」所指為何?有何具體做法?



 



針對這個問題,耿爽僅語帶保留的表示,中國向《華爾街日報》提出的嚴正交涉絕對不只僅限在講臺喊話而已。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