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現在還不是最糟的」 美國公衛官員:川普輕忽放任疫情嚴重失控

吳洛瑩    2020年03月13日 14:02:00

美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簡稱武漢肺炎)疫情惡化,截至13日上午全美已逾1200人確診、36死,但實際感染數字恐不僅於此。



 



更甚者,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H)所長福西(Anthony Fauci)12日表示,美國擁有的病毒檢測系統確實失靈。



 



美國目前仍無法準確掌握實際檢測人數,福西出席眾議院監督和改革委員會(House Committee on Oversight and Reform)時表示,「美國目前的檢測系統並不是按照我們的需求在運作」,他表示,有關單位必須承認這套系統是失敗的。



 





 



不僅如此,武漢肺炎疫情很可能已經直接入侵白宮。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 Trump)和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7日曾和巴西總統索納洛(Jair Bolsonaro)及其發言人加藤(Fabio Wajngarten)共進晚餐,加藤12日卻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但白宮12日的聲明,卻表示川普目前仍沒有檢測必要。



 



疫情「流感化」? 川普的輕忽



 



或許是為穩住民心,川普本人則是將武漢肺炎疫情視為流感,他9日在推特上表示,2019年有3.7萬美國人死於流感,流感每年平均奪走2.7萬至7萬人的性命,「但現在(美東時間9日晚間)只有546人確診、22人死亡,好好想想吧!」



 



他認為,「沒有任何東西被迫關閉,生活和經濟一如往常。」



 






 



相較於川普的輕忽以待,福西在聽證會上表示,流感的死亡率是0.1%,新冠肺炎的死亡率是流感的10倍,他表示,這就是為何要強調防疫工作必須超前的原因。他也表示,死亡率固然是考慮因素之一,但是武漢肺炎的問題在於受此疾病打擊的人數有多大。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12日評論,將新型冠狀病毒與流感相比的言論,川普幾乎是第一個說出口的人了,從一開始,他就稱流感致命率也很高,並認為相比之下或許武漢肺炎沒那麼嚴重,甚至一度錯誤表示,流感的死亡率遠高於冠狀病毒,且認為這次疫情比流感更好處理。



 





 



「病毒會奇蹟般地消失」



 



另外,關於疫情最壞的時刻是否還沒到來( whether the worst was yet to come),福西直接表示,「沒錯,正是如此」。川普則認為,病毒很可能會突然奇蹟般地消失。美國在只有15例確診的時候,川普還說,感染人數很快就會降至0人、病毒不久後就會消失。



 



福西表示,若是自滿,沒有積極採取防制措施,感染人數很可能會飆升,受影響的人可能多達上百萬。



 



而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是否能如川普所言,在近幾個月就能上市?福西也數度澄清,疫苗研發的時間需要一年至18個月,否認川普疫苗時間表的可行性。



 



川普對於是否應該取消全國性大型集會活動,也和福西的看法大相逕庭。



 



川普說,會繼續舉辦大型聚會,「這不會影響我,也完全不影響其他人。」



 





 



但福西則認為,如NBA等觀眾聚集的大型賽事應該取消,「我們建議不要有大型集會,如果這代表NBA比賽時會沒有觀眾,那也就這樣吧,但是身為衛生官員,任何人潮擁擠的事,都會(引起病毒)擴散風險。」



 



從13日的最新情況來看,武漢肺炎疫情美國民眾的生活影響迅速擴大。



 



紐約州宣布禁止500人以上的大型集會,包含知名音樂劇百老匯秀、迪士尼暫時關閉,NBA和棒球大聯盟(MLB)都宣布暫停比賽,另外,自13日起美國也禁止來自歐洲申根地區的旅客入境,以回應日益升高的疫情。



 



美股更是飽受疫情衝擊,道瓊指數12日狂瀉逾2300點,創下1987年以來單日最大跌幅。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